考察搜集了新疆各不同生态区苜蓿属野生种、逸散种、生态型种质材料119份以及来自于中亚伊朗等世界苜蓿变异中心材料35份,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等位酶遗传分析技术,测定了FEST、PER、FE、LAP等酶系统的遗传参数,包括多态位点百分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总基因杂合度、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差异系数、基因分化系数、每代基因迁移值和遗传距离及秋眠性水平。研究证明新疆北部与南部的逸散种种质遗传距离分别为0.0277和0.005;野生种总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4413和0.324;四倍体种群为外繁育类型,其总遗传变异的90%以上来源于种群内部,固定指数为-0.375,秋眠类型以Ⅰ级为主。研究证明新疆地区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可能是中国苜蓿遗传变异中心之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新疆野生黄花苜蓿种质资源遗传特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野生黄花苜蓿DREB转录因子在提高转基因紫花苜蓿抗逆性中的作用
新疆极度干旱区野生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的生境现状与种群动态研究
新疆塔里木马鹿栖息地破碎化对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