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非农就业地域选择:区内就业与区外就业的比较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40312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田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学君,王静,熊航,邵怡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双重差分"村村通“工程绩效评价劳动力流动
结项摘要

Insufficie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an be a major impediment for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When making migrating decision, household has to make choice of short vs. long distance.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appear to prefer nearby destination cities if transportation cost is manageable. Since 2002, China has begun to carry out so called “Cun Cun Tong” Project, aiming to connect all villages to the nearby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leaded to hug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the rural areas. Improvement in local transportation could dramatically reduce periodical commuting cost; make short-distance migration to nearby region more preferable. In this research project, we would like to conduct the first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such a massive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program on local labor mobility. We are using an representative nationwide longitudinal dataset collected from the National Fixed Point Survey (NFPS). We plan to apply a multiple treatments and multiple period DID approach to the dataset. To control to potential policy maker selection bias, we would also conduct various robustness check, such as instrument variable estimation,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交通设施落后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限制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留鸟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区内就业)和“候鸟式”异地转移(区外就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两个方向。基于通勤频率的差异,这两种转移方式对本地区交通通达性的依赖程度有很大不同。通过交通成本的正面影响,乡村交通实施的改善可能更能推动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本研究希望以2002-2013年间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利用“村村通”工程分地区逐步推进的特征 ,应用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以及倾向性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科学选择对照组与样本组,区分区内就业和区外就业对“村村通”工程完成前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变化进行比较,估计“村村通”对劳动力流动性及收入所产生的政策影响。

项目摘要

改革开放后,原有城乡与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一方面,人口管理制度改革落后于经济制度改革,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广大内陆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也阻碍了非农就业转移。九十年代后期,政府政策的重心转向了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从政策和财政上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政策的集中体现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村村通”工程,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城乡人口格局。一方面,非农部门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拉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劳动要素流动的便利性,从而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基础设施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此,项目通过系统性考察这一改革开放后实施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区域发展政策对推进城乡就业和促进非农转移的影响,不仅对于其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对其他区域发展战略产生借鉴作用。. 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和异地跨区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两个主要方向。 本项目的核心在于研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及就业结构变迁的影响,重点区分对区内转移和跨区转移两种模式的不同影响。 项目组利用跨期县域人口普查数据测度和评价了西部大开发工程在县域层面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区域内就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村村通”工程显著推进了中西部地区县级单位区域内的人口向区域内的城镇中心的集聚,向非农就业部门的集聚,向服务业部门的集聚。接下来,项目组借助光谱卫星观测数据,建立和检验了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工业化及污染与农业产出的负向因果联系。这一负面联系从反向指出了基础设施建设拉动非农就业的一个可能路径。项目已有研究成果或为未来我国进一步优化农业人口转移政策,改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在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还开展了多项其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已形成多篇国内国际期刊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DOI:10.14116/j.nkes.2021.03.003
发表时间:2021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5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田曦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村基础设施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宏观效应

批准号:7187306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骆永民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性别比例失衡与中国高储蓄率、投资和就业选择:实验研究

批准号:7157304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龚冰琳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河南省农户生计策略:农业革新还是非农就业?

批准号:4140120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乐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生育决策的影响机理与生育支持政策研究

批准号:7190317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沈政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