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金属切削试验为基础,首次将毛刺生成与切削运动联系起来,建立了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发现了金属切削中负剪切现象;明确界定出毛刺形态转换中临界物理量fI、api和KrI等;系统地揭示出毛刺生成与变化的基本规律;建立了毛刺形成及其变化的数学——力学模型,实现了毛刺生成与变化的定量或定性性预报;结合具体加工先后开发出10余钟主动控制毛刺的新技术、新工艺或新方法,进而创立出金属切削毛刺的生成与控制理论。本项目有关毛刺形态转换及其预报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它对丰富和发展金属切削学和精密加工工程学理论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在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柔性制造系统及其它自动化加工中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金属锆织构的标准极图计算及分析
秸秆烘焙过程氯、硫释放及AAEMs迁徙转化特性研究
面向精密位置服务的低轨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分析
南昌市冬季大气PM2.5中重金属元素来源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原位石墨烯包覆金属复合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高速切削加工中毛刺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
精密磨削微小毛刺形成及高速切削/磨削去毛刺机理研究
微细切削加工中毛刺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大切削力扰动激励作用下机器人制孔系统钻削毛刺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