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固态发酵脱皮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6033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李从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海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四新,陈文学,胡晓苹,刘艳,陈婷,李文辉
关键词:
胡椒脱皮固态发酵异味机制
结项摘要

白胡椒是我国最重要的胡椒加工产品,脱皮是其加工的关键工序。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传统浸渍法脱皮。由于自然浸渍环境下菌相复杂,生产周期长,产品往往带有明显臭味,严重影响了产品品质,限制了我国白胡椒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制约了我国胡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本项目首先以纯酶制剂进行脱皮试验,研究脱皮过程与各种酶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动态监测酶解过程中各种酶活性、主要水解产物的生成,与脱皮率、脱皮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脱皮关键酶及与相关酶之间的协同作用规律,为筛选高效脱皮菌株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脱皮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异味成分特别是臭味成分的变化,阐明胡椒脱皮过程中臭味成分的累积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固态发酵脱皮过程的影响因素、控制臭味生成的方法,为建立胡椒固态发酵高效脱皮、生产优质白胡椒的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传统浸渍法生产白胡椒周期长,产品异味明显,制约了我国胡椒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研究了固态发酵脱皮过程的影响因素、脱皮机制和臭味成分累积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鲜胡椒经pH3柠檬酸溶液50℃浸泡20min,再经15.0mL/L乙烯利催熟1-2h后,固态发酵60h,脱皮率100%,所得白胡椒气味纯正,其正-丁酸含量仅为自然浸渍法的0.42%。胡椒碱为4.97g/100g、挥发油6.7mL/100g、不挥发性乙醚萃取物为7.762g/100g,均高于市售白胡椒。.2、在胡椒固态发酵过程中,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最高,在发酵48h时为1785.67U/mL;果胶酯酶活力36h时最大,为1445.62 U/mL;纤维素酶活力48h时最大,为1330.17 U/mL;木聚糖酶活力60h时最大,为535.17 U/mL;未检测到果胶裂解酶活力。此外,采用几种较高纯度的酶制剂单独和组合进行脱皮试验,进一步证实固态发酵过程中聚半乳糖醛酸酶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果胶酯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3、固态发酵后鲜胡椒果皮中果胶脱除率最高,达58.4%;木质素次之,为7.17%。进一步分析果胶的降解情况发现,固态发酵28 h前,酶对半乳糖醛酸的作用非常明显,并且该酶的高活力集中在发酵开始后的28 h。在28h 后果胶中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开始在支链上降解,木糖含量在发酵12 h后开始下降。另外,发酵过程中主链半乳糖醛酸残基受到明显破坏,但是,甲酯化度和乙酰化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4、在固态发酵脱皮过程中,接种的Aspergillus_niger始终占真菌总含量的90%以上;对于细菌, Pseudomonas、Tatumella、Pantoea、Acinetobacter、Lactococcus、Stenotrophomonas和Enterobacter占细菌含量95%以上,而Pseudomonas含量最高,占总细菌量26.8%。同时,Stenotrophomonas、Sphingobacterium、Chryseobacterium和Achromobacter含量随着发酵进行显著升高。而传统浸渍法脱皮过程中,乙酰木聚糖酯酶(COG3458)和果胶酯酶(COG4677)显著上升, Selenomonas和Prevotella是引起脱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鱼风味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7182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夏文水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秸杆固态发酵酒精的动力学研究

批准号:29976045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孙君社
学科分类:B0810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培养单细胞蛋白的固态发酵工程研究

批准号:38770022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钟英长
学科分类:C0105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汽爆灭菌对固态发酵芽孢形成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

批准号:2170613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志敏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