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特异性免疫耐受是机体不能清除肿瘤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后主动参与免疫调节,能够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已经确定,预输注供者凋亡细胞后受者体内特异性CD8+T、NK等细胞功能被抑制,移植物存活延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受者外周血及移植物局部调节性T细胞等比例显著升高,TGF-β等相关细胞因子升高,这些都与肿瘤诱导的免疫耐受机制类似。肿瘤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大量肿瘤细胞凋亡,这些凋亡肿瘤细胞是否参与肿瘤免疫耐受形成并不清楚?本课题拟以小鼠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对输注凋亡肿瘤细胞引起的免疫调节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机体识别凋亡肿瘤细胞及诱导免疫调节的细胞、分子机制分析,研究凋亡肿瘤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耐受形成的相关性。探讨从干预凋亡细胞角度治疗肿瘤的可能性。本研究如果取得进展,不仅对于揭示肿瘤免疫耐受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还有望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机体内特异性免疫抑制是无法清除和阻止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细胞死亡方式不同导致不同免疫应答,细胞凋亡诱导免疫抑制,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量细胞凋亡,部分治疗性药物也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为靶点。肿瘤细胞凋亡后在免疫耐受形成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值得探讨。本研究以C57小鼠EL4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凋亡细胞在肿瘤形成过程的影响及相关分子及细胞机制进行研究。项目依照课题计划基本完成。取得成果如下所示。1. 确定了诱导EL4肿瘤细胞不同死亡方式的最佳实验条件;在C57小鼠体系上建立了稳定的EL4小鼠肿瘤模型;预输注凋亡的肿瘤细胞EL4组,与预输注坏死肿瘤EL4组及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了肿瘤形成的时间,显示同一肿瘤细胞在不同的死亡方式下预输注小鼠,小鼠免疫机制产生不同应答,显示出肿瘤细胞凋亡后参与免疫应答调节,促进肿瘤形成的可能性。2. 在确定凋亡细胞能够促进肿瘤形成的基础上,对凋亡肿瘤细胞输注小鼠后体内的免疫分子及细胞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输注凋亡细胞组,小鼠脾脏细胞再次接触EL4肿瘤细胞与预输注坏死细胞组相比,混合淋巴实验增殖减弱,免疫反应减弱;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外周血中再次输注CFSE染色的EL4细胞的数量的检测,确定预输注凋亡细胞组中CFSE细胞与预输注坏死细胞组相比明显存在时间越长,预输注其他细胞则没有明显变化,显示出预输注凋亡细胞后机体内特异性CD8+T细胞,NK细胞的杀伤机制受到抑制;预输注凋亡细胞后小鼠机体外周血,脾脏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与临床肿瘤患者中免疫抑制状态下Treg细胞变化相似;TGF-β,IL-10,Y-IFN等相关细胞因子在输注凋亡肿瘤细胞后也明显升高,也与临床肿瘤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相似,以上实验从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方面确定凋亡肿瘤细胞能够激发机体产生类似肿瘤患者的分子机制,显示出凋亡肿瘤细胞可能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3. 干预凋亡肿瘤细胞预输注过程明显影响凋亡细胞的免疫作用。在预输注凋亡细胞中分别混合坏死细胞,混合内源性或外源性危险分子(CPG,HMGB1)后则明显抑制了凋亡肿瘤细胞在肿瘤形成中的促进作用。在基金资助下2名硕士生展开了论文研究,完成了3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5人次,进行学术交流。课题负责人在基金资助下被评为医院的学术带头人。发表论文核心期刊一篇。另外正在撰写3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tRNA在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中的功能研究
肿瘤睾丸抗原POTE调控凋亡信号参与NSCLC发生的机制研究
凋亡抑制蛋白c-FLIP参与肿瘤发生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