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半干旱区作物轮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6500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肖国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宁夏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姚玉璧,马雅琴,罗成科,石界,刘芸,张峰举,杨刚
关键词:
半干旱区作物轮作气候变暖
结项摘要

气候变暖对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开展了气候变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但是,作为长时间尺度上的作物轮作系统,气候变暖对其究竟有怎样的影响,仍不清楚。我们采用"日光温室控制试验"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使西北半干旱区豌豆-春小麦-马铃薯轮作系统全生育期缩短,总产量下降。当日平均温度升高1.2℃时, 轮作系统全生育期缩短23d,减产7.8%;当日平均温度升高2.0℃时, 全生育期缩短42d,减产9.4%。但对轮作系统前茬作物播种期和收获期提前或推迟对后茬作物在生长季长度,作物对光照、热量、降水,以及土壤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有待研究。本研究采用FACE与红外线辐射器田间增温模拟试验,进行气候变暖对豌豆-春小麦-马铃薯典型作物轮作系统的影响机理研究,为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项目摘要

中国西北地区横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既有干旱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也有阴湿高寒区,属于气候变化敏感区。近半个世纪以来,西北地区气候经历了高温、干旱、暖冬等一系列变化,对粮食和食品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针对气候变暖对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生产带来的严重的挑战,选择豌豆-春小麦-马铃薯典型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气候变暖对豌豆-春小麦-马铃薯轮作系统的影响研究。试验基地设在宁夏固原农业气象试验站,属于典型的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2011-2015年度采用FACE与增温试验,开展增温与CO2浓度升高对豌豆-小麦-马铃薯轮作系统作物生理生态、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1)CO2浓度升高,作物各器官生物量增加,增加的同化碳向根系分配,作物根茎比增加。CO2浓度升高将加强植物碳代谢,降低氮代谢,可适度增加作物产量,但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2)温度升高1.40C,豌豆全生育期天数减少10天,产量降低11.1%;温度升高2.20C,豌豆全生育期天数减少17天,产量降低17.5%。日均温度升高可以显著减少豌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均温度升高1.4-2.2℃,水分利用效率减少1.3-2.3 kg/hm2 mm,下降18.8-33.3%。(3)增温 0.6–1.4ºC,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是当温度升高到1.4ºC,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出现下降,增加温度1.4-2.2 ºC,水分利用效率下降0.25 kg/hm2 mm。(4)增温0.5-1.5℃时,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呈明显增加趋势。但是当增温超过1.5℃时,水分利用效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5)增温0.5-2.00C,导致雨养区豌豆-春小麦-马铃薯轮作系统作物全生育期天数缩短11-42d,产量降低3.2-9.4%。增温0.5-2.00C,豌豆-春小麦-马铃薯轮作系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下降3.0-12.4%。(6)气候变暖对作物品质产生明显影响。随着温度升高,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和淀粉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粗蛋白质和还原糖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维生素C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着温度升高,豌豆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能量等物质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篇,资助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2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DOI:10.13292/j.1000-4890.202105.001
发表时间:2021
3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DOI:10.13287/j.1001-9332.202112.001
发表时间:2021
4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

DOI:10.11686/cyxb2018409
发表时间:2019
5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DOI:10.11821/dlyj201810010
发表时间:2018

肖国举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北半干旱区作物套作系统对气候变暖与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166500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肖国举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批准号:4127122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燕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

批准号:4090104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生云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长江源区冰雪水文过程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

批准号:4030101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杨建平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