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响应的高密度住区环境生态修复设计策略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7842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1.00
负责人:宋德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少瑜,臧伟,郑可佳,魏瑞涵,韩珊珊,张璐璐,宋易凡
关键词:
住宅改造夏热冬冷地区设计策略高密度住区生态修复
结项摘要

Housing renovation and updat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high density urban development. The method system of the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h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 high-dens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ecome crucial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climate-responsive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to establish “Passive restoration strategy frame work” adapted to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area”. This study include two aspect: 1, the first aspect is to establish “target ecosystem assessment system”; 2, the second aspect i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design method for exterior environment and interior space. Exterio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introduc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repair the damage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degradation of high dens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terior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thods mainly indicate building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for a single building, such as the technology for sunlight controlling, thermal comfort, natural ventilation. This research will be commit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rget ecological assessment system” and the “Passive restoration strategy frame work” for high-dens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methods and ecological technology for the large scale high-dense residential renovation task of our country.

住区改造与更新是城市高密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旧区环境改造的方法体系,高密度住区环境生态修复成为建设生态化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探索以气候响应为主导,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技术体系,建立夏热冬冷地区高密度住区环境的“被动修复框架”设计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建立高密度住区环境生态系统的“目标生态体系”及其评估方法;二,探寻高密度住区环境生态的“被动修复框架”体系,形成住区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的修复设计策略。修复策略主要通过引入节能设计与策略,修补受损的环境要素,解决旧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缓高密度住区环境的生态退化,舒适性能提升及建筑被动技术更新与提高。通过目标生态体系的确立、生态被动修复设计策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密度城区生态改造的创新方法和设计策略体系,为我国面临的高密度城镇化趋势与大规模住宅改造任务提供科学方法和成熟的生态修复设计策略。

项目摘要

四年来,项目在基金委大力支持、学校关心、项目组成员努力下,按照基金既定计划,开展有序、系统的科研活动。在既有住区外部环境生态受损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将“生态修复”理论引入既有住区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对既有住区外部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项目的研究对象,分析环境的生态特性及构成要素(表1),对影响外部环境的因素进行探索,建立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对既有住区外部环境生态修复的内涵进行界定;对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生态退化原因分析、生态修复目标制定、生态受损度量及生态修复技术,提出生态修复理论体系建构与思路。.项目研究从厘清前沿问题、抓住研究前提开始,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理念,将“生态修复”成为创造优良人居环境的中心目标,使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自然状态,通过详实的调研与现场分析,把握关键技术、划定研究边界,形成气候响应的高密度住区环境生态修复设计策略、关键技术问题,形成12项生态修复研究模型(表2),按照以下步骤开展研究:既有住区外部环境及人居环境生态修复理论及实践研究,对既有住区外部环境进行要素分析,确定生态修复理论;以国内外生态住区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专家咨询及居民参与意见,以普适性、针对性原则形成生态修复目标体系;对各生态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并依据绿色住区标准,对生态指标标准进行量化及等级化分析,构建包括3个层次、6个类别、26个生态指标的评价模式(表3);确定高密度既有住区外部环境生态修复目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模式及实际指导意义。 高密度住区的生态修复研究的策略应用与技术方法形成1套成熟的应用技术成果(表4),与编辑部签订完成项目丛书,有3本研究高密度城区生态修复的专著正在进行中(表5)。.项目探讨上海既有住区环境生态修复目标体系的应用,验证其实际操作性,总结上海老旧住区外部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了具针对性的上海既有住区生态修复策略体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宋德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住区微气候环境中热物理问题

批准号:59836250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江亿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基于环境复愈性功能评测的城市住区康复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批准号:5160814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同予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物理环境模拟的中高密度绿色住区规划原理与方法

批准号:5157836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天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微气候参数化模型的东北住区适老景观环境优化研究

批准号:5140837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于淼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