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在不同营养源(Fe[Ⅱ]或单质硫)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浸出金属硫化矿的差异性,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双向电泳、MALDI-TOF/MS、ESI-MS/MS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鉴定分别与Fe[Ⅱ]和单质硫氧化相关的蛋白;针对双向电泳难以分离小蛋白分子的特点,采用SELDI-ProteinChip技术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低分子量区域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离鉴定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专性化能自养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和硫氧化代谢的基础研究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电子传递链的基础研究
不同衰老型牡丹叶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氧化亚铁硫杆菌与硫化矿物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