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转移是影响肝癌预后的关键因素,而肝癌转移的器官倾向性(organ site-specific tropism)又是肝癌转移中的难解之迷。本项目旨在建立公共的、可作为肝癌器官靶向转移研究之用的全新实验技术平台。在有相同遗传背景荧光标记HCCLM3R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克隆具有肺和淋巴结靶向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通过microRNAs(miRNAs)芯片杂交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挖掘不同器官靶向转移肝癌细胞的差异microRNAs表达谱,并在新建立的实验体系中着重探讨miR-612对肝癌器官靶向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本项目的实施有望部分解决目前国内外肝癌器官靶向转移研究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同时明确miR-612对实验性肝癌器官靶向转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肝癌肺和淋巴结靶向转移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行的依据,也为基于miRNAs临床靶向性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以红色荧光标记的HCCLM3-R肝癌细胞为母细胞,通过裸鼠移植瘤筛选获得了肺和淋巴结转移亲嗜性人肝癌细胞株HCCLM3-R-LM1 及HCCLM3-R-LnM1;通过极限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培养,获得8 个HCCLM3-R-LM1 来源的单克隆细胞株(LM1-S2,-S3, -S4,-S5,-S11,-S15,-S21,-S23) 和5 个HCCLM3-R-LnM1 来源的单克隆细胞株(LnM1-S7,-S11,-S13,-S17,-S20)。再用裸鼠肝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转移靶向性验证。发现13 株人肝癌单克隆细胞具有不同的转移潜能和器官靶向特性,其中LM1-S3,-S4,-S5和-S11为肺特异亲嗜性的人肝癌单克隆细胞株,而LnM1-S11细胞为肺和淋巴结双重亲晴性的人肝癌单克隆细胞株。通过本项目我们初步获得了具有转移器.官靶向性的肝癌细胞和相应的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比较肝癌原位移植瘤和肺转移灶细胞的miRNAs表达水平,发现肺转移灶细胞中的miR-61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功能分析发现过表达miR-612能大大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能力,反之亦然。同时伴随着肝癌细胞EMT的发生。上述生物学功能与miR-612负性调控靶基因-Akt2的表达水平直接相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肝癌转移干细胞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基础及其抗体靶向治疗的研究
MiR-612对肝癌干细胞形成及肝癌转移的调节作用
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细胞癌靶向器官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靶向深度测序检测循环肿瘤DNA在早期预警肝癌转移复发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