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砜(DDS)是治疗麻风病的基本药物并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DDS综合征是由DD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药物超敏综合征(DHS),发生率为0.5%-3.6%,死亡率为11%。DHS是一种个体对药物的异质性反应,其发生取决于患者的遗传背景。已有学者分别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仅用数十例病例便成功发现了氟氯西林所致DHS风险基因位点(HLA-B*5701)和辛伐他汀所致肌病的风险基因SLCO1B1,结果已用于临床用药风险预测。DDS综合征的风险基因尚未确定。本组拟以既往开展的麻风病GWAS为基础从已收集的麻风病遗传资源库中选取100例DDS综合征患者DNA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将结果和已有的500例对照样本的GWAS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以期发现DDS综合征的风险基因,筛查易感个体,确保DDS临床用药安全。
氨苯砜(DDS)是治疗麻风的基本药物并被广泛应用于疟疾、HIV感染伴发的卡氏肺囊虫肺炎及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DDS综合症是是由DDS引起的严重的一种重症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率0.5-3.6%,死亡率达11-13%,给患者的用药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391)资助下,采用全基因组关联技术(GWAS)和目标区域测序技术,对2042个氨苯砜综合症患者和对照进行基因分型和联合分析,成功定位氨苯砜综合症的风险位点为HLA-B*1301,该位点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86.8%、85.7%,如果个体具有一个HLA-B*1301风险等位基因(HLA-B*1301杂合携带者),则其使用氨苯砜后发生重症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是不具有HLA-B*1301等位基因的人的37.5倍;具有两个HLA-B*1301风险等位基因(HLA-B*1301纯合携带者),则其使用DDS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是不携带HLA-B*1301等位基因的人的110.8倍。. 该位点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可有效预防氨苯砜综合症的发生,实现氨苯砜综合症的一级预防。. 研究相关文章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ew Eng J of Medicine》发表,同时该位点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发明专利号:LZ102925567A)。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人类复杂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整合研究
稀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网络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
亚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