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地壳内应力积累、集中和突然释放的过程,而认识地震发生前地壳应力场的演化特征对于地震危险性估计具有重要意义。本申请拟搜集整理川滇地区近10年来的模拟和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首先采用前人利用接收函数技术给出地壳结构信息,参考人工地震剖面信息综合给出的速度结构,结合采用双差定位法,精确确定小震的震源位置;在此基础上用最新发展的采用P波初动和P、S波振幅比求解小震震源机制和综合应力场方法,得到可靠小震震源机制解和分时段分区域的应力场方向。然后采用应力方向聚类分析技术和大震破裂产生的绝对值大于0.1bar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应力方向进行加权的技术,研究川滇地区Ms≥6.0地震之前的应力场的可能变化,以此研究大震的孕育过程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进程,为地震预测研究和地震危险性估计提供基础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考虑主应力方向旋转变化的软土循环特性研究
岩爆孕育过程中的应力迁移及其微震活动性
高应力硬岩突变孕育过程的非线形智能力学分析与控制
利用气枪震源探索区域地壳应力场时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