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表生地球化学原理,采用矿床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铊矿床及其矿区环境进行系统考察和研究。研究表明铊污染是通过岩矿石—土壤—水体—粮食—蔬菜—畜禽—人体生物链进行的。矿区生物和人体中T1、Hg、As含量变化受区域背景含量制约。T1、Hg、As含量高是矿区污染标志,也是找矿标志;尿液中铊含量不同,可区分铊重病患者、轻病患者和非铊病者;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中不同部位T1、Hg、As含量各异;人发、指(趾)甲中高T1和Hg含量是区别非铊污染人群的明显标志;铊矿区水质可分四种类型(ppb)即安全饮用水(<1×10(-9))、可饮用水[(1-5)×10(-9)]、非饮用水[(5-10)×10(-9)]和污染水(<10×10(-9)),建议中国饮用水铊标准1×10(-9)ppb为无毒害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简化的滤波器查找表与神经网络联合预失真方法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铊矿化带铊的表生超常富集及环境影响研究
表生富铊环境中铊同位素分馏特征及过程示踪
贵州西南部层控铊矿床和铊矿物研究
酸雨条件下硫酸废渣中铊的表生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