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经济偏好、行为及其影响: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30302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何浩然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Marie Claire Villeval,徐慧,苏凇,蔡宏波,翁茜,裴鹏圆,沈光浩
关键词:
经济行为社会偏好个人偏好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
结项摘要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child policy for over 30 years, the one-child gener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workforce in Chinese labor market, and their economic preferences and behaviors have been generat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mpacts on Chi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by conducting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s and combining filed survey data from 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gram surveys (CHIP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ne child's economic preferences and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and their impacts on real-world consequences.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1) examines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effects of one child on various economic preferences and behaviors; (2) explores the impacts of being the one child as a social identity on counterpart players' behavior in various economic games; (3) investigates the one-child effects on various real-world economic consequences; (4) builds theories and econometric models to evaluate the links between the one-child effect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Given the limited evidence on one child's preferences and economic behaviors both in academia and policy arena, this study will not onl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one child's behavior, but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one-child policy.

伴随着在中国已实行了超过三十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独生子女一代已逐渐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这一人群的经济决策偏好和经济行为特征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产生着越发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出发,设计经济学实验并采用中国居民收入项目(CHIPs)调查数据,研究独生子女的经济决策偏好和行为及其经济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探索在多种经济决策偏好和经济行为中的独生子女效应;二是探索独生子女作为社会身份在经济活动中对博弈各方经济行为的影响;三是探索在现实经济结果方面的独生子女效应;四是构建联系独生子女经济偏好和行为及其经济影响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独生子女效应的经济影响。由于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实践领域对于独生子女的经济偏好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有限,本课题研究成果不仅将丰富对独生子女相关问题的现有理解,还将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改进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建议和指导。

项目摘要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所形成的超过1.5亿人口的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一直备受中国社会关注,并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进一步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对独生子女的偏见甚至歧视态度。但到底独生子女群体经济行为有何不同。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此研究甚少。本研究[1]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系列实验,在控制性实验条件下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风险偏好、时间偏好、亲社会的合作行为以及反社会的侵占、报复行为,试图识别在多种行为上两类人群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个人独立决策的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以及与其他博弈者策略互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一结果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多元检验中仍然一致。[2]通过在信任博弈实验中引入身份启动技术,考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分别作为信任者和受信任者,且在相互了解匹配对方为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的条件下,所做出的信任行为和受信行为,同时还考察了凸显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的身份对信任行为的边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信任者之间的信任行为无差异,且不会因为其独生或非独身份被凸显而改变,但独生子女受信者获得的信任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受信者。非独生子女信任者对独生子女受信者的信任歧视强于独生子女信任者。此外,信任者对独生子女的歧视完全来源于其对独生子女错误的刻板印象。纠正信任者对受信者行为的错误估计能显著增加其信任行为,但却仍不能完全消除其对独生子女的信任歧视。[3]通过招聘网站给不同行业和职能的职位投递虚假简历来探究独生子女和性别身份对获得面试反馈通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求职者的面试反馈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该结果在不同行业、职能、公司规模和所有权性质等维度都具有稳健性。探究独生子女和性别的交互影响发现,在女性群体中独生和非独求职者之间的面试反馈率差异程度进一步加大,而在男性独生与男性非独求职者中并未发现面试反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歧视只存在于独生子女群体。这些交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女性预期生育孩子个数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构成重要影响,也揭示了中国政府放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可能加重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程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5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何浩然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生代员工的偏好与信念特质——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和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7117206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政
学科分类:G0204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农户用药行为选择、演变与治理机制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批准号:7176300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樊孝凤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非诚实行为的测度、成因、与经济影响: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分析

批准号:7167100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辉
学科分类:G0106
资助金额:45.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改革拖延症”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基于行为公共经济学的视角

批准号:7187313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瑞明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