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late 2007, protectionism has been gaining its momentum.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 becomes a major setback for free trade due to its ambiguous nature, which has caused severe impact on our export. Though the importance of quantifying TB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been few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defining "technical barrier" and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Recently progress in gravity model and related trade cost study makes its quantification possible.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the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whose application result can be used for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and etc.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roject is to estimate the overall impact of differentiated standards on China's economy, including trade, productivity, wage, employment, etc. This estimation result is expected to be useful for the analysis of trade and industry policies. Finally, this project is to explore what kind of standard strategy is good for China, such as mutual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harmonization, regional standard agreements, or indigenous standard-setting, etc.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末美国金融风暴后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日渐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凭其隐蔽性逐渐成为当今贸易保护的主要形式,我国外贸受此影响深重。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重要性已有共识,但这方面的研究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它缺乏有效合理的度量方式。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突破,尤其是在贸易成本度量模型上的进展,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度量提供了借鉴,本课题的目的之一即提供合适科学的度量方法,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在贸易谈判和实施贸易救助政策方面提供依据;第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技术法规和标准及其相关措施为主要实施手段,大量文献研究证实技术法规和标准有正负双重效应,因此必要对发达国家新出现的技术法规或标准分析它对我国经济的综合效应,以便制定合理的贸易和产业政策。最后本课题考虑政府在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上应该采取的标准战略,包括双边多边标准协定,资助开发技术标准等。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许多国家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在《WTO协定》的框架约束下,关税、反倾销、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已经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一些国家转而运用比较隐蔽的保护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即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其他传统贸易壁垒形式(如关税、反倾销、配额等)的研究少得多,其主要难点之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缺乏合理的度量方式。本项目对此领域展开了一些探索,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对其度量方法的讨论和尝试;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程度;以及政府相应的制度环境规制。.第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度量。我们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几种主要的直接或间接衡量方法的优劣势,并运用Novy(2009)对综合贸易成本的度量方式就中国和世界各国自1995年以来的变化情况做了对比。我们发现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总体贸易成本在1995-2000年之间高于世界水平,之后逐年明显降低,同期世界贸易成本平均水平的下降幅度相较于我国非常小,这说明我国的贸易成本自2000年以后有显著的下降。不过就农牧渔业来看,其贸易成本一直在3-3.5之间波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印度相当,不仅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说明该产业的贸易成本相当高。.第二、区域贸易协定隐含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在WTO谈判举步为艰的情况下,涌现了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继续承担着降低贸易壁垒的角色。但我们发现,中国的区域贸易协议签订和贸易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区域贸易协定签订后,中国与签订协定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成本相较于与其他未签订协定的贸易伙伴更高,这和世界总体反映出来的负相关性相悖,也有悖于我们一般的预期,尤其是考虑到2000年后我国贸易成本降低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是否是随着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协定中未加规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所加强导致的结果,还是因为贸易结构的改变诸如此类的经济因素使然,有待进一步分析。.最后一部分对有利于突破技术标准壁垒的相关制度规制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的分析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政府应采取消费者导向型的产品责任法(企业承担的损害责任大),这将有助于企业自发投入研发,主动采纳严格的安全标准。二、通过对制药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加强知识产权对增强我国吸收FDI创新外溢是有利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了国际贸易流量?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实证研究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自由化的贸易和福利效应测度
中国地区间贸易壁垒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机制识别与政策选择
贸易壁垒变动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