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位点的定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0137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张新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扬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如根,李国生,吕超,栾海业,马骏,曾乐
关键词:
永久F2群体杂种优势位点产量大麦
结项摘要

100 DH lines of a DH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nasonijiao × TX9425 will be used to construct an immortalized F2 population including 200 crosses. Then the population will be genotyped by SSR and SNP markers to construct a high-density genetic map. Both 100 DH lines and 200 crosses will be planted at 2plots in two years. And 6 yield traits including spikes per plant, kernels per spike, 1000-kernels-weight, kernels per plant, kernels weight per plant and block yield will be investigated to analyze mid-parent and over-higher-parent heterosis value. Then heterosis loci ( HL) of the six yield traits will be mapped by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method. The HL×HL and HL × environment will be analyzed to preliminarily reveal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barley yield heterosis. And HL with stable heredity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will be selected for the marker assist selecting of barley heterosis, which would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barley heterosis in production.

以Nasonijiao×泰兴9425杂种F1花药培养的100个DH系为亲本材料,组配200个杂交组合构建永久F2群体,利用SSR和SNP分子标记构建永久F2群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通过两年两点3重复大田试验鉴定永久F2群体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小区产量6个性状,分析各性状杂种优势。分别以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为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6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进行定位,初步探明大麦杂种优势位点间及位点与环境间互作,筛选不同环境下稳定遗传的杂种优势位点,为杂交大麦强优势组合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促进大麦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利用。

项目摘要

杂种优势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大麦杂种优势研究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目前杂交大麦在欧洲已开始小面积种植,然而对于大麦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仍未见报道。为探索大麦强优势组合形成机理,本项目利用Naso Nijiao×泰兴9425构建的DH群体的113个DH系,分别于2015至2017年春季构建包含226个杂种F1的IF2群体,同年秋季分别在扬州和盐城试点进行IF2群体及亲本的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单株干重5个单株产量性状鉴定,分析了各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大麦单株穗数等5个产量性状存在普遍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组合较少,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值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因素对大麦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具有显著地影响。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测定113个DH系基因型,构建包含492个SNP标记的遗传图谱,共检测到15个产量性状中亲优势位点和23个超亲优势位点,在15个中亲优势位点中,7个位点的表型解释率大于10%;23个超亲优势位点中,10个位点的表型解释率大于10%,位于5H染色体的千粒重超亲优势位点在3个环境均被检测到。获得的解释率较高或多环境稳定遗传的杂种优势位点,为进一步揭示大麦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奠定了研究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2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3

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不同pH值下锑(V)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及其生物配体模型的构建

DOI:10.7524/AJE.1673-5897.20200216001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DOI:10.3788/IRLA20200500
发表时间:2021
5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0.18.006
发表时间:2020

张新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配合力位点的定位与遗传分析

批准号:3097179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岳兵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玉米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功能染色体区段分析

批准号:3087158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席章营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新主效QTL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3167176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高振宇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杂种优势位点发掘与杂种优势群构建

批准号:3170150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向东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