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内多巴胺含量、DNA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098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刘丽旭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通,公维军,陈宸,姜鹏,杨宇琦,温玫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结项摘要

近年心肺复苏技术不断提高,但复苏成功后的脑功能恢复不完全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障碍,存活者中大多数存在意识、认知、运动等脑功能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申请人在前期临床研究中发现,给予复苏后持续昏迷的部分患者使用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其意识障碍可出现明显改善。由此联想到,重症脑损伤后脑功能障碍持续不恢复可能与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受损有关。本研究拟对多巴胺能药物用于脑损伤后功能障碍的康复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通过在体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离体细胞培养,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进行干预,测定其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多巴胺的含量、DNA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等指标,以期明确传统应用于帕金森病的多巴胺能药物是否可作为脑损伤后促进脑功能恢复的有效制剂,以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途径和思路,籍此期望能从基础和临床上为脑功能康复带来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项目摘要

1. 研究背景:某些严重的心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心肺复苏后以及休克等均可以出现全脑缺血症状。通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进行有效的脑保护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有研究显示,重度颅脑损伤后大脑皮层功能的损害与脑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基于以上事实,本研究设想如果在脑复苏后重建体内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或凋亡,可能使神经功能得到修复。.2. 研究目的:利用体内、体外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3. 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1)在体动物实验:采用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的神经行为学改变;以及对细胞凋亡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TH免疫组化、TUNEL及Caspase-3细胞凋亡等相关指标)。①左旋多巴对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大鼠神经行为学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差异。同时,左旋多巴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脑与海马部位的凋亡细胞数、Caspase-3含量及TH阳性神经元未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②吡贝地尔可以显著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能力,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吡贝地尔可减轻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和中脑腹侧被盖部神经细胞凋亡,抑制Caspase-3活性蛋白表达,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提示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2)离体实验:建立HT22神经细胞糖氧剥夺/复氧(OGD/R)损伤模型模拟体外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细胞形态、LDH细胞活性实验、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检测等,探讨多巴胺和吡贝地尔对于该损伤保护作用。①多巴胺实验结果显示,复氧期间给药时,细胞活力高于OGD18h/R20h模型组,细胞形态恢复正常,而OGD前2h给药无修复作用,OGD期间和试验全程给药则会加剧细胞损伤。②吡贝地尔实验结果显示在OGD前2h给药,对细胞活性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而其他3个时间点给药均未产生修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形态结果显示4个不同时间点给药的大部分细胞均可保持正常细胞形态,但不同浓度之间无差异。总之,两种药物均对神经细胞的OGD/R损伤具有修复作用,但发挥修复作用的时间点不一致,可能与损伤的机制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相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03
发表时间:2020
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3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4

试述三磷酸腺苷及其 P2X 受体在内脏痛机制中的作用

试述三磷酸腺苷及其 P2X 受体在内脏痛机制中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2017
5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OI:
发表时间:2021

刘丽旭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聚多巴胺调控中性粒细胞迁移和凋亡对急性肺损伤干预的作用及机制

批准号:8170194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嫣
学科分类:H16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脑内多巴胺受体的结构、功能和配体研究

批准号:39130091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金国章
学科分类:H35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热损伤发生的中枢多巴胺受体学机理

批准号:39670627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邢成
学科分类:H3001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脑内多巴胺和烟碱受体的结构、功能和配体研究

批准号:39130090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金国章
学科分类:H35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