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强大,期望比常规品种增产30%以上,但由于籼粳亚种间杂种F1 代的半不育性,其杂种优势一直未能直接应用于水稻生产。由亚种间杂交引起的这种半不育性研究起来较为困难。若用稳定的半不育材料,对半不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可为研究亚种间杂交引起的半不育分子机制提供借鉴。本课题组前期已利用半不育性稳定遗传的株系W207-2,构建了分离群体,并进行了半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本申请即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开发新的分子标记如SSR、Indel、CAPS、dCAPS,进一步逼近目标基因,克隆分离花粉半不育基因pss1,并进行功能分析,结合不同颖花发育阶段的形态观察和原位杂交实验,阐明W207-2半不育的分子机制,该项研究的结果将为阐明籼粳亚种间杂种半不育性的分子机制提供借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一个水稻花粉不育新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水稻杂种花粉不育基因RHS12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水稻雌配子不育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F1花粉不育基因S-d座位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