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6028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郑显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铁川,袁浅香,吴旻,谢方威,丁亮,刘维,张标华
关键词:
利他心理机制社会阶层亲社会行为网络利他行为
结项摘要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refers to the voluntary helping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so has been focused by researchers. The study on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is consistency with the main melody to the harmonious society. Research on social class has also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but reports on the impact of social class on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are rare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ocial class on adolescents'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internet test,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iment study and depth interview. The conten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 (1) Using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adolescents'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by internet test. (2) Using longitudinal study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la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by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 (3) Utilizing experiment,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examin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ocial class on adolescents'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y evidence for the guidance of teenagers’ internet behavior by school, family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网络利他行为是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中发生的自觉帮助他人的行为,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已引起学界较广泛的关注,对其研究顺应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社会阶层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较浓厚的兴趣,学界探讨了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但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少有报告。本项目拟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网络测验法、问卷法、实验法、深度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系统探索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具体内容包括:采用横断研究设计,运用网络测验法探讨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探讨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采用实验法、问卷法和深度访谈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以期为学校、家庭及相关部门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网络利他行为是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中发生的自觉帮助他人的行为,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已引起学界较广泛的关注。社会阶层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较浓厚的兴趣,学界探讨了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但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却少有报告。本项目采用文献法、网络测验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系统探索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主、客观社会阶层均与网络利他行为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阶层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尊在客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3)网络人际信任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对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4)公正世界信念在主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社会支持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5)网络利他动机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群际偏见调节了主观社会阶层和网络利他动机的关系,即在外群组的条件下,主观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动机的影响强于内群组;(6)社会阶层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而且还可以通过道德认同、自我控制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网络利他行为;(7)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呈逐渐上升趋势,客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不显著,而主观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显著,即青少年的主观社会阶层越高,其网络利他行为的上升趋势越强。本项目既丰富了网络心理学、品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有关部门制定积极的网络政策、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地使用网络提供参考依据,对“弘扬时代新风”、“唱响网上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郑显亮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移情对ASD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神经心理机制实验研究

批准号:8187263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静进
学科分类:H300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神经机制与干预研究

批准号:3117099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卫
学科分类:C0908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青少年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研究:对现实交往的代偿或抑制?

批准号:3140088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孙晓军
学科分类:C09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青少年自我控制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批准号:3167115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聂衍刚
学科分类:C09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