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基于冗余和多样性思想的软件容错方法相比,自适应软件系统能够通过对自身行为和结构的动态调整来适应自身的缺陷和环境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软件容错途径。本项目针对设计和实现缺陷、运行环境失效以及多种非功能性需求之间的冲突等影响系统可信性的因素,研究基于可信需求模型和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的容错演化方法,从而从运行时控制的角度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生存性和可信性。本项目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在容错对象方面,除了软件自身的设计和实现缺陷外,还将运行环境的变化和失效以及系统多种非功能性目标的冲突也纳入到容错范围中;在容错目标方面,强调可生存性而非绝对的系统可靠性,以保障系统的关键服务为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容错手段实现系统整体的优化运行。在相关方法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本项目还将开发相应的自适应容错软件体系结构支持工具,并通过若干基于Web的关键性系统的应用验证相关方法以及工具的有效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面向网构软件体系结构的可信管理模型与技术研究
基于元需求模型的可信软件需求获取和分析方法及工具研究
面向威胁的软件可信性分析模型
面向网构软件的情境感知和自适应体系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