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独特的电学、热学和光学等性质。与碳纳米管相比,BN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的温度和化学稳定性,具有高于石墨的摩擦系数,其电子结构不随结构特征变化,并且对可见光和近紫外光是透明的。这些性质决定了BN纳米材料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复合材料和润滑材料等领域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申请项目将通过寻找廉价的B源、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降低合成温度,获得低成本、大尺度BN纳米材料的合成工艺;研究掺杂BN纳米材料的电输运性质及其机理,实现对BN纳米材料电输运性质的调控;研究不同BN纳米结构具有的热传导性能和介电性能;建立BN纳米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联。并合成纳米BN/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开展这类材料在电子器件封装材料领域的研究。本申请项目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的研究有望获得BN纳米材料的初步工业化合成工艺,获得实用化的产品,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课题组严格按照申请书和计划书的研究计划,完成了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本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 发展和完善了多种BN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阐明了合成过程中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机制。本课题成功实现的球形BN纳米颗粒的中试生产,产量达到5 kg/d;以Li2O为催化剂,B为原料,通过CVD方法合成了管径小于10 nm的BNNT;合成了壁厚在纳米尺度的BN和BCN微米管;合成了具有极高比表面积和氢储存性能的多孔BN纤维。(2) 制备了多种含BN的复合纳米结构,详细讨论了复合结构的微观形貌特征和性能。制备了TiO2/BNNT复合结构,利用BNNT的静电特性,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制备了BN包覆的Al18B4O33纳米晶须,研究了这类复合结构对Mg合金的增强作用。(3) 深入研究了制备了不同结构形式的BN纳米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成功制作了F均匀掺杂BNNT的场效应管,阐明了F掺杂BNNT的电输运机制为p型,解决了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争论;研究了管径小于10 nm的BNNT和薄壁BCN微米管的CL、热传导、场发射等特性,其中BCN微米管的电导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研究了制备的多孔BN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氢存储性能的关系,在合适的合成条件下,该BN纤维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1687 m2/g,这种大比表面积的BN纤维是首次合成的,并且该纤维在室温、3MPa下的氢吸附量为5.6 wt%,回到常温常压下时氢脱附值为4.7 wt.%,已经达到了实际使用要求;以制备的球形BN纳米颗粒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方法合金了纳米孪晶结构的立方BN,该材料具有超过金刚石的硬度、优良的断裂韧性和抗高温氧化能力。(4)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BN及BN相关纳米结构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磁学性质。通过粒子群搜索算法,预测了多种新型B二维结构,研究了其金属学的电子性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吸附B的BNNT的化学键合的变化,阐明了其磁性的起源。. 该项目培养了博士4名,硕士6名。项目的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22篇,申请了发明专利2项,并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并得到了1项973前期研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河北省重点课题的后续资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多孔氮化硼网状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功能化
氮化硼纳米材料的结构及电学特性研究
六角氮化硼相关纳米材料的物性研究
基于氮化硼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