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recent years, both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FRS 10 and CAS 33) and Disclosure of Interests in Other Entities (IFRS12 and CAS41) introduce a new concept: the Structured Entities. The Structured Entities which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PE and VIE are suppose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and capital market since the structured entities are complicated and lowly transparent. However, to date there are few studies that have analyzed the structured entities by using archival data. A few related studies on SPE and VIE focus on firms in U.S market and suffer the measurement error problem. Since 2014, the regulators in China have required the listed firms to disclosu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d entities. The mandatory disclosure provides a unique setting to study the structured entities. This project aims to study the motivations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structured entities usage by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The results will increase the cognition of structured entities for academic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isk governance of structured entities for practitioners.
近年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IFRS10和CAS33)与《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IFRS12和CAS41)中推出一个重要的概念:结构化主体。结构化主体融合了特殊目的实体(SPE)和可变利益实体(VIE)的特点。其复杂性及低透明度的特点,被认为对其使用主体及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迄今对结构化主体仍缺乏基于大样本的档案式实证研究,与之相关的对SPE和VIE的少量实证性研究又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且面临着主体判断间接和不准确的问题。中国从2014年之后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使用结构化主体的情况。这为我们研究结构化主体提供了绝好的数据支持。为此,我们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设置动因、经济影响与治理等视角研究上市公司使用结构化主体的行为。这对学术界完善对结构化主体的认知及实务界防范和治理结构化主体带来的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化主体是指在确定其控制方时没有将表决权或类似权利作为决定因素而设计的主体。为了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好的了解表外主体的风险,上市公司不仅要披露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结构化主体,还需要披露表外的结构化主体。结构化主体虽然是近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新出现的概念。但是,迄今对于结构化主体的研究大多数仍是案例式研究或者描述性研究,档案式的实证研究还很欠缺。.为此,本项目主要研究了如下四个问题:.第一,上市公司设立结构化主体以及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动因。企业在设立结构化主体的动因包括企业财务报告披露、避税以及融资需求这三个动因,具体来说,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税负越重或融资需求越高时更可能设立结构化主体。企业在决定是否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报表时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其纳入与否与盈余管理程度相关;同时,并表行为亦与去杠杆程度相关,将部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第二,上市公司设置结构化主体与审计费用关系。本项目发现:如果单纯地观察结构化主体与审计费用的关系,那么上市公司是否拥有结构化主体和审计费用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在考虑了结构化主体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这一重要信息后,本项目发现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报表的比重越大,审计费用越高;纳入合并报表的结构化主体的规模占企业总资产规模的比重越大,审计费用越高。这意味着结构化主体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取决于结构化主体是否纳入合并报表。.第三,上市公司设置结构化主体与分析师盈余精准度关系。本项目发现:上市公司结构化主体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与未设立结构化主体的公司相比,设立结构化主体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准确性较低;考虑了结构化主体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这一重要信息后,本项目发现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报表的比重越大,上市公司结构化主体和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说明结构化主体表内化程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第四,上市公司设置结构化主体与股价崩盘风险。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使用结构化主体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没有关系。然而,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结构化主体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样本的自选择和遗漏变量问题后,结果仍成立。这意味着,未纳入合并报表的结构化主体使财务报表变得不透明,加剧了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加速了股价崩盘的风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基于公司行业结构的哈尔滨跨区域联系网络分析
上市公司参与高息委托贷款研究:行为动机、驱动因素和经济后果
中国上市公司学者董事的聘请动因、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D&O保险需求动因及其治理效应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异化与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