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中医早期证候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7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杨文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鲍远程,孙林娟,汪瀚,汪美霞,董婷,张波,周磊,谢道俊,张娟
关键词:
基因突变DHPLCWilson蛋白表达早期证候肝豆状核变性
结项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又名Wilson病(WD),为一单基因突变引起铜代谢障碍而致。长期以来中医对本病开展了系统研究,使本病成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研究表明,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则预后较好。证候是中医治疗的依据,而早期证候具有相对的临床稳定性,其与患者的临床表型密切相关,但至今临床上仍缺少对该病早期证候特点及其分子遗传学指标的辨识,影响了本病中医药早期干预。本课题在既有研究基础上,采用公认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WD中医早期证候学研究,同时构建新的能反映基因突变全部信息的DHPLC基因诊断平台和Western blot技术,用于该病基因突变和Wilson病蛋白表达检测,揭示该病早期证候与临床表型、基因突变、蛋白表达间关系及不同证候间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阐明早期证候分子实质,为早期证候诊断提供分子遗传学基础。同时建立本病早期证候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谱数据库,便于开发出针对本病早期证候的临床新组方。

项目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又名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慢性进行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病情预后至关重要,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数病人将有一个较好的预后。本病的早期症状体征与临床表型与中医早期证候密切相关。WD中医早期证候具有临床相对的稳定性和可辨性,识别WD的早期中医证候及其演变规律,及早作出能反映WD病理实质的“证候诊断”是中医药早期干预、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的切入点。在揭示中医早期证候特征研究的同时,进行中医早期证候的分子标志物研究,在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上把握WD早期证候及不同证候间的分子实质,将为更准确的WD中医早期证候诊断铺平道路。因此,研究证候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基础,将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医证候现代化的进程,在生命活动的本质上揭示证候的实质。.因此,本研究项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内容:.(1) 本项目研究运用文献整理和专家咨询,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学等研究方法,统计分析调研资料,开展中国人Wilson病患者中医早期证候学及其量表的研究,确立Wilson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而建立Wilson病的中医辨证量表,使Wilson病的中医诊断及疗效评定客观化。.(2)本研究在传统中医证候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公认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本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同时构建新的能反映基因突变的DHPLC基因诊断技术平台,系统分析了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医早期证候、早期证候学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早期证候学与临床表型关系、不同证候间基因突变的差异研究。已经建立本病早期证候基因突变谱数据库,用于开发出基于基因药物组学的针对本病不同证候的治疗药物,因而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3)比较肝豆灵干预后WD小鼠(TX小鼠)肝脏、脑、脾脏、肾脏中铜和锌含量变化的差异性,探讨肝豆灵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应用Western-blot检测技术,开展对肝豆灵干预后TX小鼠肝脏中ATP7B蛋白表达检测,以期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肝豆灵排铜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2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DOI:10.3969 /j.issn.1002-266X.2016.23.023
发表时间:2016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人群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病理研究

批准号:39170281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陈秀珍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锌剂干预肝豆状核变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099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倪旺
学科分类:H09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肝豆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9570878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杨任民
学科分类:H3108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肝豆状核变性中P型ATP酶的研究

批准号:39500050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陈嵘
学科分类:H0901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