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生态资源与乡土文化的互动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7325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1.00
负责人:米增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肖海峰,李建文,张娣杰,马威,张正阳,陈雷,李彬彬,李云鹤
关键词:
乡土文化发展模式休闲农业农民增收生态资源
结项摘要

Agrotourism is a new channel and industrial formation for farmers to make money, which connects agriculture, processing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 It motivates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y & na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culture, ecology & na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culture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grotourism. Agrotouris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creasing the farmer’s income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 expanding the domestic demand and balancing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Basing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build a theoretical and econometric model on the agrotorism, ecology & na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culture. According to important problems of the agrotourism’s insufficiency of characteristics, scale and governmental policy, and using the sample survey data of the demonstrative counties of national agr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we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agrotourism, ecology & na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culture., and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agrotourism. The main researches are about the driving effect of agrotourism upon farmers’ employment, starting an undertaking and income increment, the facilitation effect of agrotourism upon ecology & na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the supportive effect of ecology & natural resources and rural culture upon agrotourism. W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grotourism and give the suggestions of governmental policy.

休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是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休闲农业是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的保护动力,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是休闲农业的发展支撑。休闲农业对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扩大内需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产业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休闲农业、生态资源与乡土文化互动作用的理论和计量模型,结合我国休闲农业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和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休闲农业、生态资源与乡土文化的互动机制,评价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研究休闲农业对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的带动作用,休闲农业对生态资源与乡土文化保护的促进作用,生态资源和乡土文化对休闲农业的支撑作用,总结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提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

项目摘要

休闲农业是具有一二三产业特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实现我国乡村内生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手段。主要分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多项核支持向量机模型的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方法,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地方感和从业意愿的模型,探讨了休闲农业发展效率的差异性与收敛性,研究了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及影响机制。.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地方感和从业意愿的分析模型,将地方感分解为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两个维度。利用鄢陵县的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的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对乡村旅游建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感在乡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意愿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对地方认同有显著正向作用,地方认同在乡村旅游影响感知与地方依恋之间起中介作用。.利用2008—2016年30个省(市、自治区)休闲农业数据,利用三阶段DEA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使用PS收敛检验对我国休闲农业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效率整体不存在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有7种收敛类型,不同类型的相对转移路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利用2007-2016年全国1382个县级面板数据,以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研究对象,使用PSM-DID方法对示范县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政策影响的动态效应和边际效益,阐明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休闲农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显著;休闲农业示范县边际效益递减,后期进入的示范县经济贡献逐渐减弱;休闲农业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具有滞后性。.主要政策建议是要转变休闲农业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转变;实施差异化效率提升策略,缩小区域间效率差距;强化区域之间的交流,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协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米增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0073037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研究——以皖南乡村为例

批准号:514084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琳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家庭型旅游经营户在乡村休闲旅游季节性波动中的生计策略与效率测量研究——以桂林为例

批准号:7176400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苏振
学科分类:G0408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旅游目的地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福祉功能、效力与增益研究——以杭州为例

批准号:4150116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海霞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蔓延与乡村景观生态安全互动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

批准号:4130117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范建红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