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发现肝脏中树突状细胞不同于骨髓和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我们将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与肝脏基质微环境中的肝星状细胞混合培养,可以培养出具有低表达CD11c、高表达CD11b、高表达CD45RB表型的树突状细胞。我们推测:肝星状细胞具有的免疫抑制功能可能与其诱生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有关,但肝星状细胞在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产生和聚积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课题拟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RT-PCR、免疫组化、RNA干扰、流式细胞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学技术,确证肝星状细胞在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产生中的作用,探寻其分子机制,并筛选和鉴定此过程关键调控蛋白,分析其生物学特性,阐明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负向免疫调控的生物学新机制,为抗移植排斥反应提供新的治疗靶标和策略。
本课题组将肝星状细胞(HSC)与骨髓来源细胞混合培养,可以培养出具有低表达CD11c、高表达CD11b、高表达CD45RB表型的树突状细胞,其具有免疫抑制的功能,并且高表达arginase 1 和iNOS。我们认为HSC诱导骨髓来源细胞产生的细胞应为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我们进一步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模型中发现,HSC可通过诱生MDSC有效抑制移植物的排斥。同时,我们还发现IFN-γ促进HSC表达B7-H1、TRAIL参与免疫调控。经电泳分析、肽序列分析,我们从HSC培养上清液中筛选关键蛋白补体C3,此补体C3可诱生MDSC。我们进一步对HSC与骨髓来源细胞培养进行microRNA和mRNA基因芯片分析,发现19个差异表达microRNA和104个差异mRNA基因,以便我们解析骨髓细胞内部microRNA、mRNA发生变化,调控信号通路,如何分化形成MDSC。这将为抗移植排斥反应提供新的治疗靶标和策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的诱导及相关机制研究
树突状细胞亚群漂移与肿瘤诱导细胞死亡及其分子机制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诱导人胃癌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产生和聚集机制研究
miR-30b/d调控肝基质细胞诱导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功能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