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前期工作证实孕激素在女性无症状感染淋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性激素通过何种机制调节免疫应答而导致感染症状的差异未阐明。只有Opa 蛋白能介导淋球菌粘附和穿透黏膜细胞到达皮下组织,Opa蛋白绝大多数和CEACAM结合来介导信号传递,性激素又调控淋球菌Opa+/ Opa-选择的免疫逃逸。我们推测:性激素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于CD4+T淋巴细胞(尤其是TH17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别调节CEACAM1和CEACAM3的表达,从而引起淋球菌黏膜免疫的改变。本研究拟采用Opa基因分型等方法在体内和动物模型水平对各种条件下淋球菌Opa相变进行研究,探讨其与性激素、CEACAMs之间的关系;在细胞水平研究性激素作用元件与Opa-CEACAMs分子在淋病中致病机制。研究结果将揭示性激素通过Opa-CEACAMs网络对黏膜免疫的调控作用,不仅从新的角度阐明淋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为防治提供新思路。
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细菌性性传播疾病。通常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黏膜局部感染,但在女性患者中存在相当比例的无明显症状感染,此类患者在淋病的传染途径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不明。我们前期实验证明性激素尤其是孕激素在女性的淋球菌无症状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性激素是通过何种机制来调节免疫应答,最终导致淋球菌感染症状的差异至今仍未阐明。本项目通过收集临床标本分析、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实验3个方面研究孕激素调节淋球菌刺激的免疫细胞反应的机制。本项目收集100余例淋病患者分泌物分离出的菌株,对其进行基因分型、Opa分型及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发现女性激素尤其是孕激素与女性患者淋病症状轻重有关,孕激素水平高的患者分离出Opa+淋球菌株的比例更大。体外实验发现孕激素抑制淋球菌刺激的中性粒细胞iNOS表达和下调产生的前炎症因子, 抑制淋球菌导致的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并且孕激素的抗凋亡效应主要是依靠cIAP-2表达的增加而不是X-IAP。我们构建淋球菌突变株,结果发现除孕激素以外淋球菌表面分子间接影响淋球菌Opa与CEACAM3结合能力。我们构建了正常及去势化balb/c小鼠的淋球菌感染模型并分别给予孕激素处理,结果发现去势化小鼠及孕激素处理的去势化小鼠其淋球菌感染天数与正常小鼠比无明显差异,但感染后每日产生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a)和PMNs均减少,取小鼠阴道及宫颈组织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提示炎症指标降低。本项目的科学意义表现在:了解近几年武汉地区淋球菌流行特点,为全国淋球菌流行特点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为无症状淋病发病机制阐述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该突变株在发展新一代疫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构建的孕激素处理的去势化balb/c小鼠感染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女性无症状感染,填补了缺乏合适的无症状感染模型的空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做客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基于免疫反应抑制MIL- 101(Fe)电催化活性的肌钙蛋白I电化学传感器
RACK1调控NF-κB信号通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孕激素对阴道黏膜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调节在女性无症状淋球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ASH2L特异性调控NF-κB信号通路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RACK1 调控NF-κB 信号通路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