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能诱发植物细胞染色体断裂、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这种在DNA水平上的改变应该体现在相应的RNA变化中。植物体在脱离高浓度二氧化硫后,由二氧化硫造成的毒害效应减弱,遗传损伤减轻,显示了植物对环境毒害的修复作用。为此,本课题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检测不同浓度二氧化硫的遗传损伤,并以诱发遗传损伤的有效浓度对拟南芥进行二氧化硫暴露实验,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和DDRT-PCR技术系统地研究拟南芥在二氧化硫胁迫时的整体基因表达图谱,分析应答基因,鉴定和分离与二氧化硫抗逆生理相关的基因片段,分析植物适应高浓度二氧化硫的转录调节机制,并与已知拟南芥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特定序列基因的功能,筛选DNA修复基因;研究逆境应答中硫代谢关键酶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植物适应二氧化硫的机理,并通过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建立二氧化硫抗性标志,对于研究逆境生理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人工干预转录调控具有潜在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泡沫逆转录病毒分类和命名的最新进展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葡萄microRNA对二氧化硫的响应及其在贮藏保鲜中的作用
大肠杆菌对声环境暴露的应激响应与机制研究
拟南芥AtSUC家族冗余成员对逆境的响应及调节机制研究
长周期昼夜24小时连续低浓度二氧化硫暴露对树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