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转氨酶对β-酮酸酯底物的识别机制及改造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60224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董文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洽庆,崔云凤,王玉,李键煚,杜允成
关键词:
ω转氨酶底物识别机制分子改造β氨基酸β酮酸酯
结项摘要

ω-transaminase is a potential biocatalyst and has been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high value optically pure chiral amines and β-amino acids. However, β-amino acids cannot be effectively prepared by this amino transfer reaction due to the decarboxylation of β-keto acids. β-Keto esters are more stable, and their use as amino acceptor will offer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A new ω-transaminase has been identified from 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HBV-ω-TA) by our team. The enzyme has a broad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towards short-chain aliphatic β-keto acid ester, but it exhibited no activity toward aromatic β-keto acid ester.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HBV and substrate specificity, to reveal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HBV. The results will lay a solid theory foundation for the modification and design of transaminases to produce β-amino acids. At the same time, the HBV will be rationally designed and evoluted to identify some mutant enzymes which show high activity and enantioselectivity towards aromatic β-keto acid esters,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aromatic β-amino acids.

ω-转氨酶是一类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催化剂,已逐步应用于高附加值的光学纯手性胺和氨基酸的合成中,但在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手性β-氨基酸时,由于β-酮酸底物容易自发脱羧,导致β-氨基酸的产率很低。以β-酮酸酯为底物可以解决β-酮酸不稳定的难题。我们前期研究工作获得的越南伯克氏菌ω-转氨酶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和高的立体选择性,对于短链脂肪族β-酮酸酯的催化活力较高,但对芳香族β-酮酸酯无活力。本课题以该ω-转氨酶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建模、酶与底物的分子对接、多位点突变等方法,解析越南伯克氏菌ω-转氨酶对β-酮酸酯的底物结合机制,为ω-转氨酶用于不对称合成β-氨基酸的改造提供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对该酶进行理性设计和改造,以期获得能够合成芳香族β-氨基酸,并具有高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的突变酶。

项目摘要

ω-转氨酶是一类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催化剂,已逐步应用于高附加值的光学纯手性胺和氨基酸的合成中,但在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手性β-氨基酸时,由于β-酮酸底物容易自发脱羧,导致β-氨基酸的产率很低。以β-酮酸酯为底物可以解决β-酮酸不稳定的难题。我们前期研究工作获得的越南伯克氏菌ω-转氨酶具有广泛的底物谱和高的立体选择性,对于短链脂肪族β-酮酸酯的催化活力较高,但对长链及芳香族β-酮酸酯无活力。本课题以该ω-转氨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基于ω-转氨酶双底物结合口袋模型对HBV活性中心内氨基酸残基进行半理性设计,构建了饱和突变体库,并建立了一种可视化的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迭代饱和突变获得了一系列的突变体,对其酶学性质及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解析了ω-转氨酶HBV对β-酮酸酯的底物结合机制。获得的最终突变体HBV_L57A/W58F/F86M/154S/I260V对野生型酶不具有活性的长链脂肪族β-酮酸酯底物丁酰乙酸乙酯、异丁酰乙酸乙酯及特戊酰乙酸乙酯酶活分别达28.03mU/mg、39.51mU/mg和38.52mU/mg,且对直链脂肪族β-酮酸酯类底物具有极高的立体选择性(ee>99%),为不对称合成光学纯β-氨基酸奠定了研究基础。同时,利用ω-转氨酶对取代的β-或γ-酮酸酯进行动态动力学胺化研究,产物能够自发环化生成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γ-和δ-内酰胺。对反应条件如pH、助溶剂和氨基供体比例进行了优化,通过半制备规模的放大反应,获得了相应的内酰胺和胺,收率50–80%,对映体比例最高达到99:1,ee>99%,该研究为合成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γ-和δ-内酰胺类化合物提供了新的路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董文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底物识别机制及底物特异性分子改造研究

批准号:3180158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文立
学科分类:C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ω-转氨酶对映体识别的分子基础及其改造

批准号:2147619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立荣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蓝细菌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底物识别分子机制及催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3186024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志敏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米曲霉脂肪酶AOL的底物识别机制及分子改造研究

批准号:3160063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郑建永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