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容量快速充电特性的三维结构薄膜Li离子电池研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7610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王连卫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荣,黄昶,徐少辉,刘涛,王斐,张华艳,赖佳
关键词:
硅微通道板充放电特性三维薄膜锂离子电池
结项摘要

本项目探索利用硅微通道板构建具有快速充电且具有较高容量的三维薄膜锂离子电池。采用业已成熟的电化学刻蚀工艺制作硅微通道板,无电镀镍作为电流收集极,研究MoS2、碳纳米管等负极材料以及LiFePO4、LiCoO2等正极材料在微通道中的均匀沉积及其对电学行为的影响,探索PVDF-HEP等有机电解质材料以及锂磷氧氮等无机电解质材料在硅微通道中的沉积,构建两种不同结构的三维锂离子电池,即以硅微通道板/Ni/MoS2/电解质/磷酸铁锂(或钴酸锂)构建第一种方案的三维薄膜锂离子电池和以硅微通道板/Ni/磷酸铁锂(或钴酸锂)/电解质/碳纳米管构建第二种方案的三维薄膜锂离子电池,研究比较两种不同构造的三维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和工艺路线并确定其中一种结构进行重点研究,从而形成能够适应三维电池结构的优化的制作方法,最终获得具有快速充电特性、和一定容量的新型结构薄膜锂离子电池,并由此获得相关制作方法和工艺。

项目摘要

摘要.本项目研究了以硅微通道板作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以及充放电特性, 研究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对于提高三维锂离子电池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多孔化磷酸铁锂可以提高循环性能。由于锂离子的扩散特性相当强,原先设想的在通道内部实现三维电池的想法无法实现。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在充放电过程中,硅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达到300%,而硅微通道板结构为体积的变化容留了空间,提高了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性能;研究还发现,硅微通道板壁的厚度对改善循环性能影响很大,适当减薄可以提高循环特性。作为项目的拓展,研究了在硅微通道板基础上制作的Co(OH)2、Ni(OH)2等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发现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比电容,加入碳球可以改善充放电特性,提高容量。探索了石墨烯/MnO2/硅微通道板超级电容特性,发现石墨烯可以极大地改善循环性能,即使达到20000圈,也还有较大容量,并且充电和放电速度亦有显著增加。本项目已经发表相关SCI论文16篇,在本项目资助下已经毕业博士生3名,硕士生11名。本项目已经完成原计划书规定的任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3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4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5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1.017
发表时间:2017

王连卫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9776003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67202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982008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技术研究

批准号:5140703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毅锋
学科分类:E07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三维Li通道的阳离子无序材料纳米结构调控及储Li特性

批准号:514041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猛
学科分类:E04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锂离子薄膜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

批准号:50172058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黄岳祥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石墨烯活化Li2S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作为高容量柔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批准号:5130229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路力强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