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间的调制对大蹄蝠听神经元声感受性和功能可塑性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97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陈其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罗峰,王欣,付子英,张村,白静,齐巧珍,张智华
关键词:
声感受性功能可塑性大蹄蝠下丘间调制
结项摘要

听中枢内的神经调制过程和机制研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课题组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听皮质可经下丘外核对中央核实施动态调制,而且下丘内神经元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与整合,相关形态学研究亦表明在两下丘之间有神经纤维联系,由此推测下丘间可能存在实时动态调制,并对下丘声信息处理、整合等产生影响,从而有理由认为下丘间的动态调制有可能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转化为功能可塑性调制。本项目以大蹄蝠(Hippossideros armiger)为模型,通过特定的电刺激激活一侧下丘至记录侧下丘的投射后,在体细胞外和细胞内记录其反应,观察和分析对对侧下丘的调制、整合及功能可塑性改变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哺乳动物听中枢声感受的原理提供新的认识。

项目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双侧下丘(IC)间相互作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 IC间相互作用对幅度域加工的调制和可塑性的影响:局部电刺激IC可引发对侧IC反应广范围的抑制(87%)和局限性的易化(13%);压缩和扩大强度-发放率函数,提高对声强变化的感受性;造成最小阈值(MT)、反应动态范围(DR)漂移,持续长达150分钟,提示双侧IC间相互作用可能与IC听觉经验依赖性的可塑型有关。相互作用的程度与双侧IC的BF差有关,对应的频率层间相互作用最强,而非对应的频率层间的相互作用效率随频率层间频率差的增大而逐渐减弱。.(2) IC间相互作用对频率域加工的调制和可塑性的影响:测定了电刺激激活CoIC后所致的神经元BF的漂移。在70个IC神经元中,38 (54.3 %)个IC神经元的BF发生了漂移,而38个神经元中有31 (81.6%)个神经元的BF漂移范围在0~2 kHz;另外,由电刺激对侧IC所致的BF漂移范围随双侧IC间BF差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结果提示IC间的相互作用既在声信号处理期间起到了一种调制和整合作用,也奠定了IC功能可塑性的基础。.(3) 蝙蝠IC神经元对行为相关声信号的处理:用大蹄蝠的CF-FM信号测定了IC神经元的声反应和恢复周期。根据神经元 (n=93) 恢复率达50%时的双声刺激间隔(IPI),可将其分为长时恢复型(47.4%)、中等时间恢复型(35.1%)和短时恢复型(17.5%)。这3种类型可分别对应于捕食期间的3个时相。.在大蹄蝠IC研究了FM成分的作用,测定了61个神经元中33个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RAF)以及FM成分对神经元反应的最佳强度(BA)、动力学范围(DR)和RAF曲线斜率(Sl)的影响。观察到FM成分可降低神经元的BA(P<0.05)和DR(P<0.05),增加Sl(P<0.05)。提示低强度下FM中邻近CF的频率成分发挥了CF的持续效应;而高强度下FM中偏离CF的频率成分则激活低频边的侧抑制,降低神经元对边带频率的发放率,提高感受回声强度变化的敏感性。.在几内亚长翼蝠IC研究了脉冲重复率探测能力,测定了偏离BF的声信号对IC神经元的前掩蔽。根据掩蔽效应指数“R”下降50%时高、低频边的半带宽,受前掩蔽影响的神经元可分为低频边长效掩蔽型、高频边长效掩蔽型和双边等效或均衡掩蔽型。这种前掩蔽效应或许能为蝙蝠的发声抑制提供实验证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2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DOI:10.3969/j.issn.1674-0858.2020.04.30
发表时间:2020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DOI:10.12171/j.1000–1522.20200057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蹄蝠下丘神经元识别和加工不同模式的声信号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107097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其才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听皮层和下丘对双耳听觉信息整合的发育及可塑性

批准号:3167108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季平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多模态通讯信号在大蹄蝠领域冲突行为中的特征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3187268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江廷磊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蹄蝠对回声定位信号中不同声成分的处理机制研究

批准号:3120083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付子英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