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是以采集到的植物遗体为材料,对这些植物遗体的种类、年代进行鉴定。并提取这些碳化植物的DNA,与现代作物加以遗传差异的比较分析。经分析发现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籼粳稻间的叶绿体DNA有可区别的差异。可以此差异来划分古炭化稻的类型。据此对我国几个主要遗址出土的在炭化米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中国的稻作开始后,种植的是粳型稻,并根据炭化米的变异情况认为于距今55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完成了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转变。中国的栽培稻是独立的粳稻起源分化体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NA storage: research landscape and future prospects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福建几种恙螨DNA提取及其酶切分析
柴油植物膏桐新变种的遗传特性分析与DNA鉴定
古DNA分析技术在中国栽培稻起源演化中的应用研究
辽东太子河流域早石炭世植物古生态与古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