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微导管超选择低温技术对急性卒中溶栓后脑出血的干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092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凌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健,苏万东,祝子欣,邢长虹,王鹏,王志善,马春
关键词:
溶栓脑卒中低温脑出血血管内治疗
结项摘要

动脉内药物或机械性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办法,能延长治疗时间窗和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但各种强化溶栓再通血管的措施,在促使血管再通时,也增加了并发症尤其是脑出血的发生率。其机理与缺血区微小血管构筑损伤有关。尽管低温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但对血管,尤其是微、小血管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少。不清楚它是否能降低溶栓后脑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常规的低温诱导方法及伴随的严重并发症,往往抵消低温所带来的脑保护效果,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课题通过模拟临床介入溶栓治疗,利用改良开发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及介入微导管技术,在闭塞血管再通时,同步行超选择性动脉内低温脑保护液灌注,实现快速诱导缺血区低温、减轻血管损伤及溶栓药物血管毒性、保护血脑屏障、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堆积及防止全身低温带来的并发症等多重作用方式,降低溶栓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项目摘要

动脉内药物或机械性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办法,能延长治疗时间窗和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但各种强化溶栓再通血管的措施,在促使血管再通时,也增加了并发症尤其是脑出血的发生率。其机理与缺血区微小血管构筑损伤有关。尽管低温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但对血管,尤其是微、小血管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少。不清楚它是否能降低溶栓后脑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常规的低温诱导方法及伴随的严重并发症,往往抵消低温所带来的脑保护效果,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我们研究中利用改良开发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及介入微导管技术,在闭塞血管再通时,同步行超选择性动脉内低温脑保护液灌注,实现快速诱导缺血区低温、减轻血管损伤及溶栓药物血管毒性、保护血脑屏障、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堆积及防止全身低温带来的并发症等多重作用方式,降低溶栓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5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凌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47178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TGF-β1对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换的干预作用

批准号:3090045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马玉苹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从调控MMP-9活化途径探讨化痰通络法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干预机制

批准号:8107279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玉莲
学科分类:H31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自噬-凋亡交互作用”对血管内皮微环境稳态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法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脑侧支循环的调节效应与机制

批准号:8177405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震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卒中登记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3087084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刘新峰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