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素(HM)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HA、FA方面,对HM研究很少,真正把HM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专门研究更少。以致于到目前为止,对土壤HM的形成、转化、组成、结构、稳定性机制及驱动因素尚不清楚,这已成为HM、土壤学及环境学中急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用Pallo修改法研究HM的组成与结构特征;用C3-C4交替培养-δ13C法和14C标记法研究植物物料分解时土壤HM形成的时间顺序及原有HM的更新速度;研究温度、水活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四个热力学驱动因素和中国FACE对土壤HM形成、类型转化和特性变化的影响;用元素组成-土壤条件参数法和单一元素组成法研究HM的热力学参数及其对上述驱动因素的响应。这不仅有助于HM本身科学问题的解决,也会对整个腐殖物质和土壤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为更好的发挥土壤碳库的固碳潜力、提高土壤和环境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壤胡敏素对纳米银粒子转化行为的影响
基于植被-土壤-景观建模的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主导因素与形成机制研究
胶结物质驱动的土壤团聚体形成过程与稳定机制
土壤中胡敏素的本质和结合形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