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近年来探索了以糖抗原GM3 [N-乙酰基唾液酸-α(2->3)-吡喃型半乳糖-β-(1->4)吡喃型葡萄糖]为靶标的肿瘤疫苗研制工作,开展了GM3糖抗原化学修饰、载体蛋白(KLH)偶联的修饰型糖抗原肿瘤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活性筛选和抗瘤效应评价,发现N-苯乙酰GM3-KLH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考虑到MHC-I类抗原多肽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能诱导明确的CD8+T细胞免疫效应,本课题设计将N-苯乙酰GM3同黑色素瘤分化抗原表位肽(MHC-I类)连接,制成含有修饰基团的新型糖多肽疫苗,并研究其免疫活性及抗瘤效应。研究结果对研发新型抗肿瘤疫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技术思路对于挖掘大多数还没有被利用的肿瘤相关糖抗原也有重要的价值。本课题是前期工作的延伸和拓展。
本研究开展了修饰型肿瘤相关糖抗原合成、表位肽偶联的修饰型糖抗原肿瘤疫苗的活性筛选工作。重点通过修饰天然糖抗原,增强其对机体的免疫激活功能。考虑到MHC-I类抗原多肽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能诱导明确的CD8+T细胞免疫效应,课题设计将修饰型糖抗原(N苯乙酰-GM3)同黑色素瘤分化抗原表位肽(MHC-I类)连接,制成含有修饰基团的新型糖多肽疫苗。其特色在于:将修饰型糖抗原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优点和MHC-I类抗原多肽能够诱导T细胞免疫效应的优点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表位肽连接GM3NPhAc后,其MHC结合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此糖多肽制备DC疫苗,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体内产生血清特异性抗体,增强荷瘤小鼠的CTL反应和IFN-γ分泌,对黑色素瘤细胞的肺转移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方法拓展了肿瘤相关糖抗原的应用途径;同时也改进了单纯多肽疫苗表位过于单一,免疫原性偏低的缺点。这种疫苗设计思路对于挖掘其他尚未利用的肿瘤相关糖抗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糖抗原STn和GM3的抗肿瘤疫苗研究
作为治疗性肿瘤疫苗N-修饰GM3抗原的全合成及免疫活性研究
新型脂质-多肽杂交纳米疫苗介导的多靶点可视化免疫治疗黑色素瘤研究
利用糖链转移酶Endo-M建立N-连接糖链高灵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