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心智觉知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并为之提供认知神经水平上的证据。内容:1)设计心智觉知训练方案,通过多次实践修订该方案;2)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高焦虑个体随机分配到训练组、讲座活动对照组和等待对照组,采用问卷测评,比较训练前后三组被试在焦虑水平上的差异,检验干预效果;3)在研究2基础上,采用点探测任务,比较三组被试对威胁性线索注意偏向的差异,探索训练改善焦虑的认知加工证据;4)在研究3基础上,采用脑电仪,在个体进行点探测任务的同时记录大脑皮层电位,比较三组被试的脑电数据差异,探索训练改善焦虑的神经生理证据。意义:该训练具有一定操作性,可同时容纳30余人,有效方案的制定对于缓解我国民众心理健康的巨大需求和当前心理专业力量薄弱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探索训练对焦虑相关认知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干预提供认知神经水平上的证据,揭示训练起效的部分认知神经机制。
本研究计划探索心智觉知(正念)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并为之提供认知神经水平上的证据。根据项目设计,目前项目完成了:1)制定了心智觉知(正念)训练方案,修订了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发表于外文杂志《Mindfulness》(2011)杂志上。2)参与调研了中西方文化中,社交焦虑行为的影响,发表一篇文章在《Behavior Therapy》(2011,SSCI);采用正念训练方案,有效干预了抑郁倾向和强迫倾向的大学生,降低了他们的焦虑指数,研究分别发表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CSSCI)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CSSCI);采用随机对照,采用唤起被试疼痛的冷压任务,发现经过训练的个体,其疼痛忍耐的时间延长,此方面的研究1篇发表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国内核心期刊)上,另外一篇已被《Stress and Health》接收 (SCI);3)初步探讨了训练的认知机制,发现正念训练促进了Stroop 和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 起到了抗自动化干扰、及阻止随任务熟悉加工更为自动化的作用,此研究发表于《心理学报》(2012)。遗憾的是,我们并未发现正念训练对于焦虑相关威胁性线索注意偏向的差异,也就未能进一步收集神经生理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元觉知神经反馈训练对情绪调节的脑默认网络机制研究
移动互联网基础的认知偏向矫正训练作用于焦虑的效果及机制
解释认知偏差修正对高焦虑青少年的效果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正念训练调节PFC-杏仁核-BNST通路改善焦虑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