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基酚(NP)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及积累性,易在污灌区地下水中积累。由于分析测试方法局限性和NP降解机理复杂性,国内外尚未开展NP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基于前期工作基础,本项目拟以太原市典型污灌区为研究区,通过蒸汽蒸馏抽提-全二维气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联用方法(SDE-GCxGC/TOFMS)精确检测NP;从生物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从分子水平上,解析NP各异构体分布特征与研究区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关系;结合污灌特点,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揭示地下水系统中生物降解与吸附/解吸对NP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及变化规律,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壬基酚 (NP),是一种新近认识的具有雌激素作用的内分泌干扰物,但人们对污灌区浅层地下水系统中NP迁移转化规律还知之甚少。该项目以太原小店污灌区为例,全面地收集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及污水灌溉的现状,包括污灌区的分布、面积、各污灌区的污水来源、年污灌次数、污灌量及污灌历史等的野外调查。项目执行期间,为了充分了解小店区长期污水灌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程度,对研究区灌溉用水、土壤耕作层、包气带以及浅层孔隙地下水进行了三次采样,采集地表土样品33件、耕作层样品180件、地表水样品32件、垃圾渗滤液样品2件、地下水样品45件、钻孔样品45件,对样品的常规组分(有机质、pH、Eh、电导率、碱度、土壤粒径、土壤矿物组成等)和微量元素(阴、阳离子等) 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系统考察了污灌区NP的分布特征及其灌溉方式、灌渠设施、局部水动力场、共存污染物(有机氯和多环芳烃)等对其的影响,同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解析NP在地下水系统中的降解及迁移转化规律,为浅层地下水系统中NP的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本项目已按任务书要求完成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该项目建立了蒸汽蒸馏抽提-全二维气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联用方法精确检测NP;.2.污灌区的土壤、地表水、污水(含垃圾渗滤液)、地下水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均广泛存在NP及其共存污染物;.3.NP的分布受研究区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相互的交互作用,局部水动力场可直接影响NP在污灌区剖面上的分布; .4.通过室内模拟条件研究NP及共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表明,NP在好氧、光催化条件下易于降解,但在缺氧、无光照的地下环境中微生物作用微弱,降解缓慢,因此由于长期的污灌,大量的NP不能有效被降解而富集在地下水系统中;.5.在模拟灌溉条件下,获得了NP在含水层沉积物上的固-水分配系数、降解速率与半衰期等重要参数,土壤成为NP富集的“蓄积库”在适应的条件下可能再次脱附而进入地下水,对人类潜在危害很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平行图像:图像生成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C-藻蓝蛋白抑制TGF-β1诱导的宫颈癌Caski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农药助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代谢物壬基酚在稻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
水位波动对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磷迁移富集规律的影响研究
原生高砷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砷的迁移转化复合界面效应研究
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砷的生物迁移转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