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中心区微生物群落及其对甲烷通量的贡献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7616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2.00
负责人:何剑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云龙,林凌,曹叔楠,杨鹏,陈清满,蓝木盛,高源,张灿
关键词:
产甲烷菌通量微生物群落甲烷北冰洋
结项摘要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Arctic Ocean become an important CH4 source during the sea ice melting season, however, the mechanism is unknown up to now. This study is based on in situ invesitigation,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to acquire the CH4 concentration profiles and air-ocean CH4 flux in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during sea ice melting season, to 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methanogenic bacteria in different habitants such as sea ice, underlying water column and sediment, and to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capabil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methanogenic bacteria. Combined with the oceanographic and marine chemical data, this study is hope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CH4 flux and the rol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on the CH4 flux in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during summer. The study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the Arctic Ocean and its role on the carbon flux between air and ocean.

最新研究表明,北冰洋中心区夏季融冰期间为大气甲烷(CH4)的一个重要源区,但对形成机理尚不清楚。本项目拟通过对北冰洋中心区的现场考察、实验研究和综合分析,了解北冰洋中心区夏季融冰期间水体中的CH4分布和气-海通量,阐明海冰/冰下水体/深水海域/深海沉积等不同生境的微生物群落及产甲烷菌的基础特性,分析微生物群落和产甲烷菌的环境适应性;结合水文、化学等基础参数,揭示CH4通量的形成机理和微生物群落在北冰洋中心区CH4通量中的作用,相关研究对进一步明晰北冰洋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在海-气碳通量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北冰洋中心区夏季融冰期间为大气甲烷(CH4)的一个重要源区,但对形成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北冰洋中央区的现场考察和综合分析,对该海域微生物群落、特别是海冰生物群落有了更对深入的了解,对甲烷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夏季产甲烷菌丰度及其对甲烷通量贡献进行了评估,相关研究对进一步明晰北冰洋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在海-气碳通量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结论如下:. (1)海冰及相关生境中存在CH4代谢相关的甲烷杆菌纲和甲烷微菌纲。甲烷杆菌纲和甲烷微菌纲在海冰中均有分布(1~3%、2~14%);融池中,产甲烷杆菌纲类群有广泛分布(2~13%),而产甲烷微菌纲类群仅出现在低纬度站位(5~10%);冰下海水中虽都有分布,但相对丰度很低。. (2)由于海冰融化导致厌氧环境的破坏,冰表融池、海冰和冰下水体等不同生境微生物群落中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均不高,推测夏季期间生物产甲烷的作用并不明显。尽管冰下水体中细菌的丰富度最高,但甲烷菌的相对丰度最高出现在冰内,显示了厌氧环境对产甲烷菌存在的重要性。. (3)功能预测显示包括产甲烷菌在内的古菌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核酸为代谢底物。由于夏季海冰相关生境生物群落中异养生物占优(>70%总碳量),表明冰内应有足量的溶解有机碳等底物供细菌和原生动物利用,对产甲烷菌而言夏季冰内应不存在代谢底物缺乏的问题;. (4)北冰洋海冰高生物量主要出现在冰底,而本研究显示海冰生物量没有明显峰值或峰值出现在海冰中上层,主要是由于海冰底部融化导致高生物量释放入海。目前国内尚不具备在出现高生物量的春季开展研究的支撑条件,有待今后择机开展;. (5)研究表明,微生物多样性与纬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但北极增暖会导致微生物活性增强和产量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生物产甲烷过程;但北冰洋中央区生物量总体较为贫乏,中央区甲烷通量更多应源于物理过程即海流对富含甲烷水体的输运。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5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何剑锋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生物群落分布对“修复类”沼气碳汇项目甲烷转化和排放通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4156110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徐锐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白令海与西北冰洋碳通量及其对北极快速变化的响应

批准号:4053100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陈立奇
学科分类:D0602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新疆伊犁牧区传统奶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及其对风味贡献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76045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宇辉
学科分类:C2003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短波辐射对北冰洋积雪-海冰物质平衡的贡献:观测和参数化

批准号:4110616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雷瑞波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