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管理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人文和环境系统影响及其优化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46110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曹建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俊菊,张世虎,董小刚,查高德,党晶晶
关键词:
草地资源优化模型管理模式植物资源资源利用
结项摘要

Multi-household management model and single-household management model appeared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fter grassland contracted in the middle 1990s. Studings have found that grassland management model had effects on on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but few focusd o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Social survey and field experiments combined with idea of resilience management were adopt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economy, social culture,management and endogenous institutions between multi-household management and single-household management on regional scale,and also, the differences of vegetation, soils and water sources between these two models were investigated.Furthermore,the mechanism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multi-household management were studied and revealed. On this basis, the multi-household model was further optimized according to willingness of herders to adopt multi-household management and its number of households at present, and thus it would be more highly coupled to humanities and environments. The results will make the grassland management more complete, and will b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or of culture and knowledge, and to solution of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青藏高原地区实行草地承包制以来,单户和联户两种草地管理模式共存。已有研究发现,草地管理模式对区域人文和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类似探讨的研究还非常匮乏,且零碎不系统。本项目拟从生态经济学整体性视角出发,结合弹性理念,通过社会调查和野外实验交叉学科方法,在区域尺度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管理和内生制度及植被、土壤和水源等方面,探讨两种管理模式对人文和环境系统的不同影响及其机制,并揭示联户管理模式具有比较优势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联户意愿和现有联户规模等实际情况,对其进一步优化,以与人文和环境系统更加高度耦合。这一研究成果将为高原草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日趋完善和优秀乡土文化知识的传承及"公地悲剧"问题的解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详实的案例支撑。

项目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青藏高原地区草地承包后,出现了单户和联户两种草地管理模式共存的局面。研究管理模式对高原人文和环境系统的影响,对本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从生态经济学整体性视角出发,结合弹性理念,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青藏高原马曲草原土地承包政策驱动的两种草地经营模式的社会生态弹性比较、青藏高原草地存在价值研究、青藏高原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青藏高原草地管理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青藏高原玛曲冬季牧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研究、青藏高原草地管理方式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等内容。结果表明:①与SMP相比,MMP方式下的四种体系均具有较强的弹性;②与玛曲草地的成本相比,其存在价值极其显著,可纳入成本-效益分析之中;③单户放牧模式容易造成土壤碳损失,政府应重新考虑草地承包制度;④单户土壤养分水平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更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⑤放牧强度较重的区域土壤有机碳相对较低; 且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的0 ~ 15 cm处;⑥单户与联户土壤有机碳0-15cm均高于15-30cm,土壤主要受磷元素的限制。揭示了联户管理模式具有比较优势的内在机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模式,实现了人文和环境系统的高度耦合。对高原草地资源管理方式做了重要补充,为优秀乡土文化知识的传承及“公地悲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翔实的案例支撑。而且对于认识高原人文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机制和草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曹建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云系及其对能量和水循环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9133710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银燕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管理模式的文化基础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响

批准号:79370079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凌文辁
学科分类:G0106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寒草地土壤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批准号:314705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何念鹏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水分条件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返青期的影响

批准号:415011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丛楠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