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视频流通过P2P传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P2P视频技术仍然面临着较长的启动延时和扰动不稳定性。此外,数据包可能由于拥塞,传输错误,对等节点的离开等原因而丢失,最终导致难以忍受的视频质量和频繁的服务中断。考虑到终端用户拥有的各种不同的分辨率、带宽以及计算能力,视频流传输方案将更加复杂。本项目将采用如下方法以应对上述问题:采用可分级编码与非平等保护编码,处理对等节点,使具有不同分辨率和功率的终端能够加入同一蜂群,同时,研究跨层优化技术以优化信源、信道和网络参数;采用数字喷泉码与基于非平等保护的多描述编码实现无分块编码方案,提高上传带宽的利用率,同时限制节点间信号调度引起的额外信息;采用较好的降级编码技术,同时利用由路由获得的信息,构建较佳的覆盖网和覆盖网路由,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不可靠传输和节点离开造成的服务中断。最后,开发一套P2P网络模拟器,以验证整个方案。
在P2P共享系统中,每个端节点都贡献资源(比如上传带宽和存储资源)来换取其他节点的服务。P2P网络视频传输是个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通过使用P2P技术,即便只有有限的服务器资源,也能为大量的用户提供服务。对于用户而言,P2P用户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提供方,这使得用户获取网络服务的代价相对较低。但是,P2P视频技术存在启动时间较长、分块导致的不稳定性等问题;网络的不稳定性和丢包也会导致视频质量的下降。 除了考虑网络的不稳定性,P2P视频传输还需要考虑网络的异构性。针对网络的异构性,本项目提出了基于可分级编码(SVC)的视频传输方案。同时,针对非分层视频编码技术(H.264/AVC),在本项目中提出了多种容错视频传输方案,包括针对H.264/AVC的多描述方案(MDC)、不平等保护方案(ULP)、基于前向纠错(FEC)的高效实时传输方案等。同时,针对实时视频通信这个典型应用,我们设计了多种实时(Real-Time)视频容错技术,其中包括不会造成任何时延的扩张窗口(Expanding Window)Reed-Solomon视频传输技术, 或者适当引入可接受的编码时延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在设计这些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与标准的兼容性,保证了这些技术可以被广泛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1. 发表了IEEE 会刊长文5篇(其中一篇TCSVT是接收的待出版文章).2. 发表了其他SCI 期刊文章8篇.3. 发表了会议文章11篇.4. 一个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内项目批准,该项目是这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延伸.5. 我们与北京交通大学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其中包括博士生互访,共同发表了SCI文章五篇,其中三篇是IEEE会刊长文.6. 为了能更好地传播该项目期间的研究成果,我们建立了西交利物浦多媒体实验室的网站 (www.mmtlab.com) .7. 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一位该项目培养的博士生也即将毕业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异构环境下基于可扩展视频编码的P2P流媒体关键技术研究
覆盖网多播环境中的流媒体分层传输策略
基于对偶原理的异构环境视频传输研究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容错栅栏覆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