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提高剂量可提高局控率和总生存率,但也会导致周围危及器官(OAR,如直肠、膀胱)的损伤,这是目前放疗的瓶颈。治疗计划设计评估是基于定位CT图像,实际治疗时靶区和OAR的运动变化并没有考虑,这导致预期理想计划不能准确得以实施,靶区漏照和OAR超量问题令人担忧。图像引导放疗主要用于校正摆位误差,而自适应放疗(ART)则是根据治疗时反馈的信息来修正治疗计划。本项目前期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两年体部肿瘤的摆位误差,提出参考KV CBCT图像在定位CT上勾画靶区和OAR,评价运动误差,并在原计划中计算它们真实剂量的设想,技术可行性已在前期研究中得到初步证实。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探索基于摆位误差和运动误差的个体化边界外放的ART;提出真实剂量计算模型和预测模型假设,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探索基于真实剂量预测的ART;再将两者结合,实现个体化边界外放和真实剂量预测的ART。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IMRT)治疗计划设计评估是基于定位CT图像,实际治疗分次间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运动变化并没有考虑,这导致预期理想计划可能没有准确照射,靶区漏照和危及器官超量令人担忧。本项目提出基于锥形束CT(CBCT)图像勾画靶区和OAR,评价运动误差,计算它们真实剂量。在自行开发的放疗信息管理系统(RTIMS)中,设计并完善了图像引导放疗(IGRT)记录单及统计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数据的读取功能及自适应放疗(ART)辅助软件。IGRT记录单包括特殊病种的分类,以便统计前列腺癌患者的IGRT摆位误差,计算计划靶区(PTV)总体的外放边界。参考前5次扫描的CBCT图像,勾画每次临床靶区(CTV)和OAR,分析摆位误差,可计算得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化内靶区(ITV)和PTV,并在之后的CBCT图像中验证它们的合理性,必要时做ART修正。对治疗计划系统Varian Eclipse 8.6和11两个版本导出的DVH数据格式进行分析,规范基于CBCT的靶区和OAR的命名。使用PHP编程实现了对导出DVH数据中靶区和膀胱、直肠的剂量自动读取,并根据本项目建立的模型,开发了一套ART辅助软件,可自动计算和预测累积的真实剂量。ART临床研究显示,虽然CT定位前对膀胱和直肠进行了干预性处理,但扫描得到的CT图像显示膀胱直肠不理想时,应及时重新干预和CT定位,否则ART计算的真实剂量与计划剂量差异较大,容易造成靶区的欠量和OAR的超量。初步ART研究也表明,建立的模型尚需进一步修正。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列腺癌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G-IMRT)与传统IMRT,表明两者肿瘤的生化控制和正常组织的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有必要调整CBCT次数、外放边界、肿瘤剂量等,开展ART研究。目前ART研究已为靶区剂量提升和OAR保护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依据。为了放疗计划设计、IGRT评价和ART研究的集体讨论,还搭建了一套基于Windows远程桌面功能的放疗病例讨论多媒体系统。本研究成果在国内放疗大会发言交流2次,在国际放疗大会投稿3篇(会议摘要收录在SCI期刊2篇、作口头报告1次、墙报展示2次),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发表SCI论文1篇,部分研究结果尚待发表。项目负责人获局级新技术奖1项,获聘为高级工程师,获得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实习带教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8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自适应放疗中CT和信息缺失CBCT图像快速变形配准方法的研究
基于放疗计划常规CT深度特征提取的高精度低剂量CBCT成像方法研究
面向肺部肿瘤精确放疗的4D-CBCT优质重建新方法研究
基于特异性抗体的前列腺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前列腺癌相关抗原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