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差、病死率高。至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也缺乏有效地阻止其进展的方法。DN时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导致足细胞损伤、进而凋亡在其机制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足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信号转导分子-TGF-β-smads与p38MAPK通路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了足突细胞凋亡,进而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脏损害加剧、甚至发展至肾衰竭。本课题拟采用流式细胞仪、TUNEL、RT-PCR及Western blot等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足细胞凋亡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为引导,探讨足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以中医理论"肾痿"假说为依据组方的糖肾平胶囊干预,并重点观察其对足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质和基因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DN提供实验依据,丰富和发展中医学关于"脏痿"的理论体系。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表型改变,导致足细胞凋亡、增生乃至脱落消失,其中以凋亡为主要模式,足细胞凋亡作为单独机制在DM肾脏损害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目前针对DN足细胞凋亡的治疗手段有限,而中医药治疗对预防和延缓DN的发展有显著且确切疗效,因此,开展中医药治疗DN足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对于DN的防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课题组在3年的研究时间里,从整体动物和体外细胞培养两个方面,采用流式细胞仪、TUNEL、RT-PCR及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足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质和基因,阐明了糖肾平对足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质和基因影响的作用环节与干预机制。. 动物实验:成功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投射电镜观察DN大鼠肾脏病理学的一般和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以及RT-PCR、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了糖肾平对DN大鼠模型TGF-β1、smad7、p38MAPK和NF-κB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TUNEL染色显示大鼠肾组织足细胞及其凋亡率。细胞培养实验:应用RT-PCR观察了糖肾平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足细胞TGF-β1、smad7、p38MAPK和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观察了糖肾平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足细TGF-β1、smad7、p38MAPK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了“肾痿”学说的物质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 近三年来,课题组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各类会议论文15篇,其中大会分组报告3篇。三年来,课题组共有2人1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5人3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的和有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同时,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病机相当复杂,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尚待探索。在基金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与国内、外同行间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期望在更高的层面开展国际间重大课题的合作研究,在经费方面希望基金委继续给予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肾痿”组方的糖肾平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益肾胶囊调节SOCS3干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益肾胶囊修复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于ILK信号通路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EMT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