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结构与演变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114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周建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泽,罗希,岳凤珍,石亚男,刘畅,鲍捷,郑童,孙依宁
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地域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机理
结项摘要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root through which the national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genes and esse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rait of national specificity, and the resource of national creativity. Cultur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 is a Chinese national program, launched by Ministry of Culture, aiming at preser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ertain territory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omehow is still missing even though the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ing already 5 years. Based on cultural ecological approach, this research, taking the diverse cultural morphology and relevant natural-social factors as study subjects, seeks to discover the mechanism of cultur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 This research adopts a mix research method, including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pursu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Meanwhile, it will provides a serial of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relevant stakeholders concerning the establishment, spatial controlling,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preserve and promote th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特殊保护地域形式,但其建设和保护的实践却缺乏理论支撑。本研究从文化生态研究视角切入,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特定的传统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相互关联的文化生态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整体、系统地研究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组成及相互作用,探寻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结构及演变机制,以此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同时,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空间范围的划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支持,以更好地支撑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项目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源泉。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特殊保护地域形式,但其建设和保护的实践却缺乏理论支撑。本研究从文化生态研究视角切入,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特定的传统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相互关联的文化生态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宏观、整体、系统地研究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组成及相互作用,探寻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结构及演变机制。研究成果显示,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受到快速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变得极不稳定,系统的整体性受到侵蚀,需要采用一系列的规划和保护措施,才能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地域文化生态系统不受行政区划的束缚,更强调的是在特定的人群中传承。本研究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空间范围的划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保护规划的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周建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9771030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7104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

批准号:5157812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熊国平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景观的演变

批准号:4086100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詹嘉
学科分类:D01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西南民族文化生态社区演变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

批准号:4136103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崔海洋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与治理研究

批准号:7060301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上广
学科分类:G0413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