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在改善移民迁出区资源环境配置格局的同时,势必对迁入区土地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进而改变该区域居民的土地利用经济行为。针对微观尺度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互动效应与调控机制实证研究较少的现状,本研究分别选取广西都安八仙、田林六隆、南宁益民三个移民空间梯度明显的安置场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调查数据,综合利用RS、GIS与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安置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与农户对这种变化的响应,明晰生态移民背景下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互动机理、效应与反馈机制;辨识制约生态移民类型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Agent建模,模拟不同调控机制下人类土地利用经济行为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演变特征,及其农户响应,提出适应生态移民类型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为新形势下基于农户视角的生态移民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伴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移民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人口-资源-环境格局将发生重新配置。生态移民在改善移民迁出区资源环境配置格局的同时,势必会对迁入区自然与环境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进而危及生活在该区域居民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状况。项目以广西生态移民安置区为例开展了: (1)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户生计多样性研究;(3)村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农户响应研究;(4)基于智能体模型的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主要成果:(1)构建了研究区2011-2015年7个行政村30个移民安置屯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土地利用与生计行为数据库;(2)完成了缺乏历史遥感数据的村域尺度参与式制图方法技术研究,并基于该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信息图谱,开展了项目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3)划分农户类型,构建生计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研究区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变化两者关系,认为移民政策实施后的近二十年,研究区农户生计多样性持续上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生计多样化现象。种植业生计多样性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有明显的正向作用。(4)对研究区生态系统的 “核心”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农户生态系统认知和需求程度及其影响要素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人特征、是否移民直接影响对生态系统服务认知水平。研究区农户普遍关注与自身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而对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了解。(5)基于农户基本属性、自然、社会、经济变量、空间距离与相关政策规划,选取4类9个变量,探讨Multi-Agent System(简称MAS)在微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应用,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种经济林木种植面积呈现上涨的趋势,荒草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研究区政策因素对桉树的影响最大。构建的基于MAS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模型为从微观视角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进一步探索宏观土地利用变化与微观土地利用决策间的互动机理积累了理论与实践经验。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态脆弱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业景观格局的互动机理及模拟研究
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演化及土壤生物区系响应
反贫困视角下生态移民政策的农户响应及经济效应研究 ——以陕西省南部地区为例
西南岩溶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调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