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π-Lewis酸催化炔烃衍生物和一些亲核试剂反应生成烯活泼中间体,发展一系列π-Lewis酸和手性布朗斯特酸接力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学,主要研究含有羟基或氨基等官能团的炔烃在π-Lewis酸和手性布朗斯特酸接力催化下和亲电(E+)及亲核试剂(Nu-H)发生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发展合成手性含氧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并用于天然生物碱的合成;探索非官能化烯烃和醇或胺在π-Lewis酸和手性布朗斯特酸接力催化下和亲电(E+)及亲核试剂(Nu-H)的三组分不对称反应,发展一系列合成手性含氧和含氮化合物的新方法;发展含有活泼亚甲基的炔烃衍生物在π-Lewis酸和手性双功能有机小分子接力催化下和贫电子双键发生不对称Michael加成/环化串联反应,发展合成手性螺环氧化吲哚衍生物的新方法。
本课题致力于发展金配合物/布朗斯特酸催化的新型不对称反应,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以烯炔基硅醇化合物为底物,通过金(I)催化分子内氢硅醇化反应生成环状烯醇硅醚,再在手性磷酰胺的催化作用下与苯醌和乙醛酸酯类化合物发生不对称Diels-Alder和杂Diels-Alder反应,一步构建复杂多环体系;(2)发展了手性磷酸金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以及串联分子内氢胺化/不对称氢转移反应,高效地合成手性四氢喹啉类化合物;(3)利用钯/金(I)/布朗斯特酸三元催化剂体系,发展了串联胺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高收率地得到了一系列吡咯烷衍生物。.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Acc. Chem. Res. 1篇,J. Am. Chem. Soc. 1篇、Angew. Chem. 1篇,多篇论文被Synfacts 等评论,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π-Lewis酸/手性Brønsted酸联合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
茂钛Lewis-Bronsted 酸协同催化酯化/酰胺化反应
Lewis或Bronsted酸催化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
D-A环丙烷参与的Lewis酸/有机小分子接力催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