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傣药的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01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张宏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彭静波,杨春清,俞敏倩,王海楼,彭朝忠,孙明舒
关键词:
傣药毛叶巴豆杀虫活性化学成分光叶巴豆
结项摘要

植物源杀虫剂由于作用机制特殊, 靶标选择性强, 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与英国先正大合作,发现来自西双版纳的2种傣药- - 毛叶巴豆和光叶巴豆醇提取物具有显著杀小菜蛾幼虫活性,而在化学研究中并未发现传统认为的二萜类化合物,其活性成分很可能是其他类型的成分。因此本课题拟通过活性跟踪分离鉴定其杀虫活性成分,并通过分析该活性成分对试虫酯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磷酸酯酶、羧酸酯酶等)、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 酶系等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其杀虫作用机制,以期发现结构新颖、作用独特、毒副作用小的的活性化合物,为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源杀虫剂和傣药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填补这2种民族药研究空白,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农业和药用植物栽培实施无公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本研究中毛叶巴豆和光叶巴豆的75%乙醇提取物,分别对小菜蛾幼虫表现了显著的胃毒作用,因此对毛叶巴豆和光叶巴豆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工作,共分离得到42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大都显示了很好的杀虫活性。我们在对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的杀虫活性测定的同时,对光叶巴豆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其中有3个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本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本项目共 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填补了光叶巴豆化学成分的研究空白,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张宏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76100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5.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40602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7352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傣药榼藤子皂苷类成分抗肿瘤的活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批准号:8107315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梅之南
学科分类:H321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光叶铁仔杀虫活性成分及杀虫机理研究

批准号:3110149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学贵
学科分类:C14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海蜇毒素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4100609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于华华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坡柳代谢产物中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

批准号:30660108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秦小萍
学科分类:C14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