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疼痛的本质是异位兴奋灶的神经轴突和背根神经节上增生了大量的离子通道蛋白,它们不断开闭,形成动作电位向中枢传递。有电活动就会伴有电磁信号的发放。不妨大胆地假设:1、神经异位冲动产生具有自身特点的电磁信号变化,通过类似脑电图和脑磁图的方法,多方位检测该信号,可以确定周围神经和脊髓异位兴奋灶的位置。2、神经切割磁力线时,如果感生电动势的方向与神经传导方向相反,就可以阻止神经传导,起到镇痛甚至麻醉效果。3、损伤和磁力都可改变神经膜蛋白,抑制特定蛋白的表达翻译可达到镇痛的目的。本研究拟:1、检测异位兴奋灶的电磁信号。2、检测神经被动切割磁力线时的功能变化,预实验惊奇地发现当神经以63m/s的速度切割磁力线时,神经传导被阻断。尚需进一步研究时间-效应关系和切割方式-效应关系。3、通过对异位放电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找出过度表达的功能蛋白,为将来通过基因沉默或磁疗法镇痛,打下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不同类型慢性痛(炎症痛、神经病理痛和癌症痛)的外周和脊髓机制
Notch信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施万细胞酸敏感离子通道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参与大鼠慢性神经病理痛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