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自然景区蜱媒传染病的昆虫学危险指数与其生态学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73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杨振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正泉,褚宸一,贾瑞忠,石华,李彦,韩华,王中强,陈琛
关键词:
蜱媒传染病生态学影响因素昆虫学危险指数媒介监测
结项摘要

蜱媒传染病疫情在全球频发,由于许多自然景区位于其疫源地内,WHO将其列为重点防治的旅游相关疾病。为了解中国蜱媒传染病疫源地内主要自然景区蜱媒传染病发生的媒介生物风险,并获得其生态防控的理论依据,本项目拟在这些景区开展蜱媒传染病的昆虫学危险指数(ERI)与其生态学影响因素调查研究。首先,进行景区蜱媒传染病的媒介监测与病原体分子生物学研究,了解景区蜱媒传染病ERI与其动态变化,分析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小生境疾病的相对媒介生物风险;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生态学分析,描述媒介和宿主动物的生态学特征指标、环境因子、气象因子等生态学因素;分析上述生态学因素与蜱媒传染病ERI的关联程度,明确其主要生态学影响因素;并进行蜱媒传染病ERI与主要生态学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和生态关系分析,明确各主要生态学因素对蜱媒传染病ERI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规律。为分析中国自然景区蜱媒传染病风险,及制定其生态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重要的6个自然景区(牡丹江自然景区,新疆夏尔西里自然景区、黄山景区、武夷山景区、平顶山景区、广西凭祥)的不同生境下的蜱类标本和宿主以及医院的病例标本进行采集、调查其生态学信息、蜱媒传染病的风险因素,对采集到的蜱类标本进行病原检测,确定蜱的季节消长及生活规律。建立蜱媒传染病在风景区的风险综合评估方法。经过课题组的计划安排,完成了项目计划内容,取得成果总结如下:1.证实了各个景区均有蜱孳生,各地优势种群并不相同,主要采集到革蜱、扇头蜱、血蜱、硬蜱、牛蜱等5个属,其中血蜱广泛分布,扇头蜱在南方分布较多。采集到的宿主中,主要有褐家鼠、针毛鼠、小家鼠、黑线姬鼠、鼩鼱、青毛鼠、鸟类等。2.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夏尔西里自然景区斑点热感染率达到28.92%,牡丹江风景区斑点热感染率达到7.95%,这两个地区也均有检出莱姆病螺旋体,埃里克体;牡丹江检出巴贝西原虫。综合感染率夏尔西里景区最高达50.98%,牡丹江10.26%。河南三门峡仅有0.4%,其他地区未检出;3.景区的蜱传传染病救治力量调查显示:除了牡丹江林业医院有专业蜱传疾病救治科之外,其他的景区无专业救治力量,牡丹江综合救治能力达到91%;4.了解了不同蜱种的活动规律和季节消长,不同蜱的活动高峰不同,各景区间差异不大;5.病例调查结果显示,258例住院病例的人口学分析显示,莱姆病患者占56.77%,森林脑炎患者占36.07%。森林脑炎的病死率为6.45%,莱姆病的病死率为0.68%;6.危害风险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层的重要性,结果蜱媒疾病治愈率(w=0.498)的权重值最大,游客流量(w=0.2490)次之,寄生蜱带毒率(W=0.1666)为第三;7.采用模糊数学法将各影响因子纳入运算,显示,夏尔西里和牡丹江属于中级风险,三门峡、黄山、武夷山均处于低风险等级。8.低风险区域现场环境调查显示:黄山、武夷山等地区对游人进行了限制且随着耕地的开发,农药使用,蜱的孳生环境减少,密度不断下降,是低风险的主要贡献因素;9.课题组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SCI论文3篇其中已经接受1篇。培养1名研究生和4名基层技术人员。本研究为分析了中国自然风景区蜱媒传染病风险,为制定其生态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5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杨振洲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蜱媒传染病自然疫源地调查与流行规律研究

批准号:8113008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曹务春
学科分类:H3013
资助金额:2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云南新发蜱传螺旋体分离鉴定及其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批准号:8176060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杜春红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人群抑郁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

批准号:812022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余灿清
学科分类:H3010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云南横断山区蜱媒自然疫源性疾病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批准号:8136041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杜春红
学科分类:H3013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