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缺陷对固体表面活性的影响,是当前表面科学研究的前沿。我们的研究工作,应用了ASED—MO、DV—Xα和与时间有关的M—C方法,并作了重要的发展或改进。已有15篇论文在国内一级或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12篇为SCI收录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弄清了N2、O2、NH3等小分子在Cr、Pt和Si表面上的吸附构型、活化中心和活化的微观机理;(2)吸附Si原子或粘团簇上的悬挂键对PH3小分子活化和分解的重要作用及其微观机制;(3)Cu表面单原子合阶对C2H4的吸附和活化影响;(4)发展了与时间有关的M—C计算程序和实时计算方法,发展了ASFD—MO计算中的结构自动优化程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不同司天、在泉时段五省市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规律研究
水文水力学模型及其在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钙华的古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研究
我国岩溶地区两大类钙华的气候环境指代意义研究
典型表层岩溶泉域系统多环芳烃的迁移研究
贵州岩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