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缝线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019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陈良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戴小福,吴锡阶,杨昭伟,李虔桢
关键词:
转基因治疗心肌梗塞外科手术重症冠心病
结项摘要

近年重症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此类患者心梗后常合并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常需急诊手术。手术中发现由于梗死的心肌组织血供差,分界不清,在行室壁瘤切除缝合后和室间隔穿孔修补后,常发生心功能差,残余漏。冠心病的基因治疗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通过在手术缝线中携载基因,在手术缝合时将基因直接导入心肌组织中。研究分三部分,第一是探讨转基因缝线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应用的可行性,期望在临床重症冠心病的基因治疗方面寻找一种确实有效,又经济可行的治疗方法;第二是对基因转染的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比较局部注射法和手术缝线转基因的转染效果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一种转染率更高的转染方法。第三探索家兔心肌梗塞伴创伤形成的病理模型的可行性,为今后心梗的研究提供更有借鉴意义的动物模型。如果本研究获得成功,达到手术治疗和转染基因的目的,同时能改善心功能,减少残余漏,必将造福于重症冠心病患者。

项目摘要

背景:重症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甚至闭塞,常常伴有心肌梗死的发生,有些还合并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由于梗死的心肌组织血供差,梗死组织分界不清,有一些患者在行室壁瘤切除后,心功能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组织水肿血供差,室间隔穿孔修补后也经常发生残余漏。这些并发症导致了患者死亡率升高。.冠心病的基因治疗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门。目前大家普遍采取的办法是通过静脉注射或靶组织局部注射。这些转染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静脉注射可能存在全身应用的毒副作用,而局部注射仅在注射点周围基因分布率高,且对注射部位有损伤。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形成或室间隔穿孔的患者,手术中需要对梗死周边心肌进行缝合操作,若能让缝线携带目的基因,在缝合后使基因直接导入心肌细胞并表达,既可达到手术治疗的作用,又能完成转染基因的目的,发挥其局部性和靶向性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治疗方法。.方法:构建分别携带VEGF及HGF基因的腺病毒,将缝线泡于腺病毒溶液中,制备得到转基因缝线。应用结扎左前降支法建立大鼠急性心梗模型,将缝线缝合于心梗周边的正常心肌组织。根据使用缝线及转染方式的不同,将实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组)、空载病毒组(NC组)、VEGF缝线组(V组)、HGF缝线组(H组),VEGF注射组(VI组)、HGF注射组(HI组)。术后第2周取心肌标本,行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或HGF的表达,Tunnel方法检测非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水平;术后第4周取心肌标本,行Masson染色测算心梗面积,CD34染色测算新生毛细血管数。.结果:S组、NC组、V组术后2周心肌细胞的VEGF表达无显著差别,非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水平无显著差别,术后4周心梗面积及新生毛细血管数无显著差别;与VI组相比,V组的VEGF表达较低,非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水平较高,术后4周心梗面积较大,新生毛细血管数较少。S组、NC组、H组术后2周心肌细胞的HGF表达无显著差别,非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水平无显著差别,术后4周心梗面积及新生毛细血管数无显著差别;与HI组相比,H组的HGF表达较低,非梗死区域细胞凋亡水平较高,术后4周心梗面积较大,新生毛细血管数较少。.结论:用丝线浸泡于腺病毒中获取转基因缝线的方法在体内实验中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可能是此方法缝线所携带腺病毒数量不足,致腺病毒体内转染效率低,无法获得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2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DOI:10.12092/j.issn.1009-2501.2018.03.010
发表时间:2018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ALDH2在高血糖影响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批准号:8117013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陈玉国
学科分类:H02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转基因纳米技术在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30170483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张晓东
学科分类:C11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DJ-1蛋白耦联热休克蛋白60在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001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燕
学科分类:H02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疼痛在急性心肌缺血期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批准号:30371372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郭政
学科分类:H0205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