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肝损伤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损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A)肝损伤模型是研究人类免疫性肝损伤的常用模型。柴胡、白芍药对(简称柴芍)具有疏肝养肝之功效,是治疗肝郁血虚、免疫性肝损伤等的常用药对,其单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柴胡皂苷和芍药苷。本项目以柴胡皂苷和芍药苷含量为主要指标,经乙醇提取、大孔树脂色谱法,纯化、寻找最佳柴芍有效部位。采用柴芍水煎液和有效部位预处理Con A肝损伤小鼠模型,比较水煎液和有效部位的抗ConA肝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指标包括血清"比活性"、肝损伤、调节性T细胞表型(如Foxp3、CD4、CTLA-4)、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如TNF-α、IFN-γ、IL-10)及MAPKs和PI3K-Akt途径的分子表达。本项目的完成将初步阐明柴芍保护Con A肝损伤的疗效基础,并为柴芍疗效本质的研究提供依据。
HPLC检测发现胃内给预50%乙醇柴胡-白芍(简称柴芍)提取物30分钟的血浆芍药苷水平最高、柴胡皂甙(SS)c次之。血浆芍药苷浓度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加,SSc的血浆浓度显著高于SSa和SSd,刀豆蛋白A(ConA)+柴芍组高于柴芍对照组。SSc与人白蛋白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SSc浓度增加,人白蛋白荧光密度峰值下降、猝灭曲线左移、面积减小。SSc与人白蛋白相互作用模式为静态猝灭,SSc与人白蛋白结合位点为1个,两者结合后人白蛋白疏水性增加、结合距离为4.02 nm。柴芍水煎液和50%乙醇提取物均能够降低ConA介导的血清ALT和IFN-γ水平及肝损伤,但上调血清IL-10水平。芍药苷能够下调血清ALT、IFN-γ和IL-10水平及肝损伤。细胞研究发现,芍药苷能够抑制人肝窦内皮细胞表达IL-8mRNA和释放IL-8蛋白,也能够调节ERK1/2的磷酸化。总之,柴芍对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IFN-γ和IL-10释放平衡、ERK1/2磷酸化和肝窦内皮细胞功能,并且可能与芍药苷及SSa、SSc、SSd平衡有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柴胡-白芍对肝窦内皮细胞在刀豆蛋白A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霉酚酸酯(MMF)对脓毒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肝刺激因子HSS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