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合成形态可控“核-壳”协同催化体系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607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赫崇衡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平,施云海,于筛成,王萍萍,倪军,徐悦,段学志
关键词:
催化剂设计聚酯氧化钛介孔
结项摘要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的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并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热塑性聚酯。酯化法合成PTT生产流程短,无甲醇产生,设备投资少,环境污染小,将成为今后生产的主要方法。但该过程使用的催化体系尚不完善,成为近十年来国内外催化和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在国内该催化剂尚属商业空白。本研究设计了介孔"核-壳"单分散双中心复合催化剂,提出了通过形态、织构控制和组分及电子分布调节等手段,制备分别优化酯化及缩聚的双功能催化剂和改善催化剂上停留时间分布的策略,以解决目前催化剂存在的活性、选择性、分散性、稳定性和产品色泽差等问题,对开发新结构、多功能协同纳米催化体系和实现国内高性能PTT的自主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PT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的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并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型热塑性聚酯。酯化法合成PTT生产流程短,无甲醇产生,设备投资少,环境污染小,将成为今后生产的主要方法。但该过程使用的催化体系尚不完善,是直接影响PTT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尤其在国内该催化剂尚属商业空白。因此,该课题已成为近十年来国内外催化和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项目从催化剂的组成优化和结构设计出发,设计并制备了有机钛系和无机钛系两大类催化剂,考察并优化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PTT合成反应条件。还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核-壳"单分散双中心复合催化剂,通过氢氧火焰水解法制备了“荔枝”型复合纳米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RD、SEM、TEM等手段对催化剂和产物PTT进行了表征,提出了相关的催化机理。通过研究,在该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组成优化和结构适应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研制出了在通常条件下能合成具有优良色泽的PTT产品,并使其特性粘度达到0.85dL/g的高稳定型催化剂,对开发新结构、高性能催化体系和实现国内PTT的自主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5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DOI:10.3901/jme.2020.24.219
发表时间:2020

赫崇衡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57603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5077308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闫寿科
学科分类:E0302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分子链规整度可控的本质阻燃型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5090304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力
学科分类:E03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的合成及纤维制备研究

批准号:59973019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黄象安
学科分类:E0304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稀土核壳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催化液相储氢材料制氢

批准号:2146301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卢章辉
学科分类:B0202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